據英國《金融時報》12日報道,美國國防部向日本和澳大利亞施壓,要求明確在中美因臺灣問題爆發戰爭時的角色。此消息引發廣泛關注,背后折射出復雜的國際關系與美國戰略意圖。
貿易(資料圖)
美國當下在臺海問題上,實力衰退跡象愈發明顯。近年來,美國在全球多區域軍事、經濟投入分散,導致其在西太平洋地區軍事優勢逐漸縮小。解放軍現代化進程飛速,??哲娏α坎粩嘣鰪?,航母編隊常態化訓練,先進戰機頻繁列裝,美國已無法像過去那樣在臺海周邊肆意妄為。在此情形下,美國急需盟友助力,妄圖借盟友軍事力量、軍事基地等資源,維持其在臺海的戰略優勢,制衡中國發展。
美國長期奉行“戰略模糊”政策,對是否“保衛臺灣”態度曖昧。然而,此次卻要求盟友明確立場,意圖將戰爭風險轉嫁。一旦臺海沖突爆發,美國希望盟友沖鋒在前,自身則在后方操控,既能避免直接軍事對抗帶來的巨大損失,又能在戰后坐收漁利。若盟友參戰,美國可借此強化對盟友控制,進一步鞏固其在亞太地區戰略布局;若盟友拒絕,美國也能將責任推給盟友,指責其不履行“同盟義務”。
臺灣(資料圖)
日本方面,雖此前有部分政客鼓吹“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但現實中日本顧慮重重。日本經濟嚴重依賴對外貿易,中國是其重要貿易伙伴。一旦卷入臺海沖突,中日貿易受阻,日本經濟將遭受重創。并且,在軍事層面,日本自衛隊實力與解放軍相比存在差距,面對解放軍強大海空力量,日本不敢輕易冒險。石破茂上臺后,積極改善中日關系,減少涉臺不當言論,避免刺激中國,在中美間尋求平衡。
澳大利亞同樣如此,其與中國經貿聯系緊密。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訪華期間,美國拋出涉臺難題。澳方清楚,若配合美國,將嚴重損害中澳關系,影響自身經濟利益。澳國防工業部長康羅伊明確表示,不會提前派遣軍隊參與沖突,強調主權優先,不討論假設性問題,凸顯澳大利亞在該問題上的謹慎。
美國此舉還引發諸多負面效應。盟友離心離德,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拒絕表態,顯示出美國盟友對其戰略的抵觸。長此以往,美國在亞太地區構建的盟友體系將逐漸松動,“印太戰略”推進愈發艱難。同時,美國此舉暴露自身在臺海問題上的底氣不足,讓國際社會看清其外強中干本質,國際影響力和威信大打折扣。
臺灣(資料圖)
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立場堅定,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解放軍在臺海地區常態化巡邏、演習,展現強大軍事威懾力。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為國防建設提供堅實物質基礎,在國際舞臺上,中國也積極爭取更多國家理解和支持,在臺海問題上占據道義和實力雙重優勢。
展望未來,中美在臺海博弈將持續。美國盟友在權衡自身利益后,會更加謹慎對待美國要求。中國將按既定節奏,推進國家統一進程,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在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而美國霸權在盟友的不配合與自身戰略失誤中,將逐漸走向衰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