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期,王毅在吉隆坡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雙方就諸多問題交換意見,此次會面引發全球關注。在這背后,中美貿易局勢歷經波折,成果初現端倪,而特朗普政府也正面臨一系列挑戰。
貿易(資料圖)
中美貿易戰自爆發以來,雙方經貿關系受到顯著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進出口總值達2.08萬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萬億元,下降幅度為9.9%,進口5303.5億元,降幅是7.7%。貿易數據在不同季度呈現出明顯變化,第一季度中美貿易同比尚有增長,到了第二季度卻轉為同比下降,降幅高達20.8%。5月中美達成關稅休戰協議后,6月中國對美出口同比雖仍下降16.1%,但相較于4月的21%與5月的34.5%,降幅已顯著收窄。這一系列數據清晰地表明,貿易戰使得雙方貿易規模縮減,也反映出休戰協議對貿易形勢的一定緩和作用,中美貿易一戰成果正逐步顯現。
王毅外長與魯比奧的此次會面意義重大。會面旨在落實兩國元首6月通話的重要共識,為兩國元首潛在峰會鋪墊道路。王毅全面闡述中方對發展中美關系的原則立場,期望美方以客觀、理性、務實態度看待中國,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與中方交往,探尋中美正確相處之道。雙方一致認為會晤積極、務實且具建設性,同意加強外交及各領域各層級溝通對話,管控分歧同時探索擴大合作領域。此次會面在中美關系發展進程中,無疑是一次關鍵的互動,為后續關系走向奠定基礎。
貿易(資料圖)
美國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力受挫。特朗普政府近期對多國加征關稅,其中亞洲國家成為“重災區”。魯比奧在東盟之行中,被頻頻問及關稅問題,十分尷尬。美國對東南亞國家的關稅舉措引發當地不滿,與此同時,中國積極拓展與東盟國家合作,在經貿、人文等多領域交流頻繁。此消彼長間,美國在東南亞苦心經營的影響力正逐漸被削弱,其試圖拉攏東盟國家制衡中國的策略面臨挑戰。
美國印太戰略遭遇挫折。印度外長近期訪華,中印關系取得積極進展,雙方在邊境問題、經貿合作等方面深入溝通,關系趨于緩和。印度作為美國印太戰略中的重要一環,其與中國關系改善,對美國印太戰略布局沖擊明顯。美國原本期望借助印度在印度洋及亞洲地區牽制中國,如今印度態度轉變,美印之間在諸多問題上談判若難以達成成果,雙方關系恐將陷入僵局,美國印太戰略推進愈發艱難。
魯比奧(資料圖)
美國盟友立場出現動搖。在臺海等涉及中美核心利益問題上,日本、澳大利亞等傳統盟友拒絕明確表明立場。日本、澳大利亞深知中美博弈復雜性,卷入其中可能對自身經濟、安全等多方面帶來不利影響。美國長期以來憑借盟友體系在國際事務中施展影響力,如今盟友在關鍵問題上態度曖昧,意味著美國國際戰略布局根基不穩,一旦地區局勢生變,美國難以確保盟友全力支持,其全球戰略實施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中美貿易局勢發展、王毅與魯比奧會面以及特朗普面臨的困境,共同構成當下復雜的國際關系圖景。未來,中美關系走向仍充滿變數,合作與競爭并存,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雙方如何在諸多問題上展開互動與博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