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道,以色列針對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發動襲擊,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腿部受輕傷。消息一出,舉世震驚,背后諸多隱情亟待深挖。
以色列(資料圖)
襲擊發生在德黑蘭西部的政府大樓,彼時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在此舉行會議。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議會議長穆罕默德-巴蓋爾?加利巴夫、司法總監古拉姆侯賽因?穆赫辛尼?埃杰伊等一眾高級官員皆在現場。以色列方面此次行動極為狠辣,發射6枚導彈精準打擊大樓進出口。其意圖明顯,旨在封鎖所有逃生通道,同時切斷樓內空氣流通,讓困于其中的人員陷入絕境,這一手段與早前其在貝魯特針對真主黨領袖哈桑?納斯魯拉發動的暗殺行動如出一轍。襲擊致使大樓電力瞬間中斷,好在被困人員憑借預先準備好的應急出口,艱難撤離。但在此過程中,佩澤希齊揚總統腿部不幸受傷。
以色列此番膽敢對伊朗總統下手,背后有著深層次矛盾根源。宗教與意識形態領域,自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后,新政權秉持反美、反以政策,將以色列視作“猶太復國主義的侵略者”。伊朗以什葉派為主導,以色列以猶太教為主,雙方宗教信仰不同,意識形態嚴重對立,這一矛盾歷經多年,根深蒂固,難以調和。
以色列(資料圖)
核問題更是伊以關系的死結。伊朗長期堅稱自身有發展核能用于和平目的的權利,如建設核電站以滿足國內能源需求等。但以色列卻始終擔憂伊朗核計劃暗藏軍事目的,一旦伊朗成功擁有核武器,以其彈丸之地,一枚核彈頭便足以帶來滅頂之災。所以伊朗不能擁有核武器,是以色列對伊朗“容忍度”的絕對底線。多年來,以色列多次威脅要對伊朗核設施進行打擊,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相關裁決,也常被以色列當作對伊行動的借口。
地緣政治層面,伊朗積極構建“抵抗之弧”。其通過支持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政權、伊拉克什葉派政權等,在中東地區形成一股抗衡以色列及其背后支持者美國的力量。以色列自然不愿看到周邊被這樣一股敵對勢力包圍,竭力想要打破“抵抗之弧”,維護自身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與政治優勢地位。
以色列能夠對伊朗總統所在會議發動如此精準襲擊,伊朗內部安全問題值得深究。總統級別的高級會議,相關信息卻被以色列精準掌握,不得不讓人懷疑伊朗內部存在間諜,或是在信息傳遞等環節出現嚴重泄露。回顧兩伊戰爭時期,以色列曾向伊朗提供軍事援助,雙方關系微妙。但當下局勢已截然不同,如今內部隱患若不解決,未來伊朗在面對外部威脅時,將更加被動。
以色列(資料圖)
在國際社會,各方對此事件態度不一。美國雖未明確表示直接參與此次暗殺行動,但在伊以沖突中,美國多次轟炸伊朗核設施,且與以色列在軍事、情報等方面長期保持緊密協調。其他國家多呼吁雙方保持克制,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避免軍事沖突進一步升級,畢竟中東地區局勢本就復雜敏感,一旦戰火全面蔓延,將對全球能源市場、地緣政治格局產生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
此次暗殺未遂事件,對伊朗國內而言,總統態度或將因之更加堅定地靠攏強硬派,在對外政策上,伊朗國內各派可能會更加趨向統一立場,共同對抗外部威脅。同時,伊朗情報安全體系必然面臨全面重構,以杜絕類似安全漏洞再次出現。伊以關系無疑將因這次事件進一步惡化,未來雙方在邊境地區的軍事摩擦、情報戰等或將更加頻繁,沖突風險急劇增加,整個中東地區局勢也將隨著伊以矛盾的升級,變得愈發不穩定,地區安全形勢面臨嚴峻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