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車市場上,九號、小牛、極核憑借時尚的設計和智能化標簽收獲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尤其是獨特的外觀設計,吸引了一票年輕人,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預算在3000元以內,這幾個品牌性價比并不突出,消費者承受了更多的品牌溢價,不買!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從品牌定位來看,九號、小牛、極核主打的是中高端市場,核心技術和優勢配置大多集中在3000元以上的車型。3000元以內的車型對它們而言屬于入門級,不僅可選款式少,而且很難體現出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就拿小牛來說,其熱門車型價格基本都在3500元往上,3000元以內能買到的車型寥寥無幾,選擇空間被極大壓縮。
再看配置,這個價位的九號、小牛、極核車型難免會“縮水”。電池方面,大概率會配備小容量電池,48V12ah是標配,想要大一點的電池價格必然突破3000塊!續航能力比較有限,日常通勤要是距離稍遠,就得頻繁充電,很不方便。剎車系統也多是前碟后鼓剎甚至前后鼓剎。
智能化本是這幾個品牌的亮點,但3000元以內的車型,要么不是最新的功能,要么功能被閹割。像5G、4G通訊功能基本不會有,OTA無線升級功能也可能沒有,就算有部分相關功能,后續很多新功能補丁還得額外付費才能升級,這個價位的車,根本無法體驗到品牌宣傳的智能化優勢。
從性價比角度出發,3000元以內的價格區間里,雅迪、愛瑪、臺鈴等傳統品牌的車型表現更出色。這些品牌在這個價位有豐富的款式可供選擇,而且功能配置更實在,同配置下價格往往比九號、小牛、極核更實惠。花同樣的錢,能買到配置更均衡、實用性更強的車型,顯然更劃算。
不僅購車時性價比不高,后續的維修成本也得考慮。九號等品牌存在控制器加密綁定的情況,一旦控制器出現問題,只能更換本品牌的,第三方無法維修,而且零部件價格偏高。比如九號的專用輪胎,市場價能達到398元一條,比普通品牌的輪胎貴不少,長期使用下來,維修和更換零件的花費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極核作為相對新興的品牌,在售后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它的售后服務網點不夠完善,很多地方沒有專門的售后點,車輛出現問題后,維修周期可能很長,會嚴重影響使用體驗。
所以綜合來看,3000元以內的預算,選擇九號、小牛、極核很難獲得理想的使用體驗。如果更看重性價比、實用性和后續使用成本,傳統品牌的同價位車型會是更合適的選擇。各位,你怎么看?文明發表你的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