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又出來放話了,說中國、印度和巴西這些國家得趕緊給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打電話,勸他認真對待烏克蘭和平談判,不然就得挨美國的二級制裁。
這話聽著就覺得滑稽,呂特一個歐洲政客,靠著美國撐腰,就敢這么指手畫腳地威脅三大新興大國。想想看,這不就是典型的西方思維,以為自己站在道德高地上,就能讓全世界聽話嗎?現(xiàn)實點吧,國際關系不是幼兒園過家家,靠幾句空洞的警告就能解決問題。
2025年7月14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呂特時,宣布如果俄羅斯不在50天內(nèi)和烏克蘭達成和平協(xié)議,就對俄羅斯出口征收100%的關稅,還包括二級制裁,針對那些繼續(xù)和俄羅斯做生意的國家。特朗普直言不諱,說他對普京很失望,本來以為能快速談成,結果俄羅斯還在繼續(xù)軍事行動。
第二天,7月15日,呂特在美國國會和參議員們見面時,就借著特朗普的勢頭,點名中國、印度和巴西,說這些國家得拿起電話打給普京,告訴他必須談判,否則制裁會“以巨大方式反彈”到它們頭上。呂特還列數(shù)據(jù),說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占總進口的35%,巴西對俄羅斯出口農(nóng)產(chǎn)品超過20億美元,中國和俄羅斯貿(mào)易額高達2400億美元,這些如果面臨100%關稅,會嚴重打擊經(jīng)濟。
這事一出,全球媒體炸鍋了。路透社、彭博社、經(jīng)濟時報等都報道了,標題基本都是“北約警告中印巴可能面臨制裁”。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林劍在16日的新聞會上直接回懟,說這種警告是“非法單邊措施”,中國推動和平對話,但貿(mào)易是互利的,不會受外部威脅。
印度沒正式回應,但前外交官坎瓦爾·西巴爾在采訪中說這是“權力灌輸?shù)脑幱嫛保《荣Q(mào)易基于國家利益。巴西總統(tǒng)辦公室也表示,繼續(xù)保持與俄羅斯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同時支持多邊和平努力。特朗普政府確認了制裁可能性,但到16日還沒實施具體措施。
呂特為什么這么說?表面上看,他是想借特朗普的關稅威脅,給俄羅斯施壓。北約一直支持烏克蘭,呂特上任后就強調盟國要增加國防開支,應對俄羅斯威脅。但深挖一下,這話暴露了歐洲政客的短視和依賴性。呂特自己管特朗普叫“爸爸”,可見北約多依賴美國。歐洲經(jīng)濟本來就疲軟,俄烏沖突爆發(fā)后,能源價格飆升,德國等國制造業(yè)受重創(chuàng)。
現(xiàn)在呂特卻跳出來威脅別人,忽略了自己家的問題。北約內(nèi)部,土耳其和匈牙利還在從俄羅斯買能源,沒見呂特點名批評。這不就是雙標嗎?為什么只盯著中印巴?因為這些國家是新興市場,不聽西方指揮,還在和俄羅斯做生意,幫助俄羅斯繞過部分制裁。
現(xiàn)實中,俄羅斯靠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維持經(jīng)濟,占國家收入近三分之一。西方制裁后,俄羅斯用“影子艦隊”——那些所有權不明的油輪——繼續(xù)出口。中國買了大量俄羅斯石油,印度成了俄羅斯原油的最大買家之一,巴西出口大豆和肉類到俄羅斯。
這些貿(mào)易讓俄羅斯賺了3000多億美元,部分用于戰(zhàn)爭。但呂特的警告忽略了全球經(jīng)濟的連帶性。如果真實施100%關稅,油價會暴漲,不僅中印巴受傷,美國消費者也得買單。專家分析說,這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通脹加劇。特朗普的“美國優(yōu)先”政策,本意是保護本土產(chǎn)業(yè),但這么一搞,反倒可能傷到盟友。
歐洲政客這種唯心主義作風,不是頭一回了。從歐盟成立開始,就強調“價值觀”高于一切,忽略國家利益。白左思想主導下,他們以為道德高地就能主導世界。但俄烏沖突證明,這套不靈。北溪管道被炸,他們裝聾作啞;以色列打伊朗,他們勸伊朗別還手;現(xiàn)在又要求中國恢復稀土供應,卻不提自己依賴中國的事實。呂特的前任斯托爾滕貝格也類似,總愛空談。呂特上任才幾個月,就繼承了這套,威脅中印巴,卻沒想這些國家有自己的算盤。中國是世界工廠,印度人口紅利巨大,巴西資源豐富,它們加入金磚國家,就是為了擺脫西方主導的多極世界。
特朗普的轉變也值得說說。他競選時承諾快速結束烏克蘭戰(zhàn)爭,上臺后卻發(fā)現(xiàn)普京不買賬。7月3日,特朗普和普京通話,普京堅持原有目標,包括烏克蘭割地和限制軍隊規(guī)模。特朗普惱了,轉而加大軍援,說美國會大量供應武器給烏克蘭,包括導彈和防空系統(tǒng),但讓歐洲出錢。這筆交易,特朗普吹噓是“大買賣”,歐洲買美國武器,再送烏克蘭。
呂特在國會重申了這點,說歐洲會找錢,確保烏克蘭談判時有優(yōu)勢。但這不就是美國賺錢,歐洲出血嗎?北約承諾到2035年國防開支占GDP5%,特朗普推動的,結果歐洲小國抱怨壓力大。
呂特的言論,還反映了西方對金磚國家的焦慮。金磚控制全球GDP40%,人口32億,是未來增長引擎。中國和俄羅斯貿(mào)易額破紀錄,印度從俄羅斯買廉價油,轉賣給歐洲賺差價。巴西盧拉政府強調平衡外交,不想卷入西方陣營。如果制裁真來,這些國家可能加速去美元化,推動人民幣或盧比結算。俄羅斯已經(jīng)在用盧布和盧比貿(mào)易,繞過美元。西方制裁俄羅斯三年,俄羅斯經(jīng)濟沒崩,反而增長3.6%,高于歐盟平均水平。這說明,單邊制裁越來越無效。
想想歐洲的困境。歐盟想統(tǒng)一對外,但各國利益不同。德國依賴廉價能源,法國推核電,波蘭反俄最激進。呂特作為荷蘭前首相,領導四個政府,處理歐元危機和疫情,但移民政策分歧導致政府倒臺。現(xiàn)在當北約秘書長,他得協(xié)調30多個國家,難怪靠討好特朗普。北約峰會前,他去海牙峰會,吹噓特朗普領導力,說歐洲得感謝特朗普逼他們加錢。但這不就是承認歐洲沒主心骨嗎?
中印巴的回應很務實。中國強調主權,印度前外交官批評西方雙標,巴西繼續(xù)貿(mào)易。這些國家知道,西方威脅多,執(zhí)行難。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本來針對中國和歐盟,現(xiàn)在擴展到俄羅斯伙伴,國會得立法支持。共和黨內(nèi)部,非干預主義者反對卷入烏克蘭,特朗普的“美國優(yōu)先”粉絲也可能反彈。
呂特的警告,歸根結底是幼稚的表現(xiàn)。他以為打電話就能解決問題,忽略了地緣政治的復雜性。普京不會因為幾個電話就讓步,他要實實在在的保證,比如烏克蘭中立和領土。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感謝特朗普軍援,但談判卡在俄羅斯條件上。西方媒體如BBC分析,俄羅斯有規(guī)避制裁的系統(tǒng),影子艦隊繼續(xù)出口油氣。實施二級制裁,執(zhí)法難,全球油價漲,傷到大家。
歐洲政客像呂特這樣,總愛站在道德制高點,但忽略現(xiàn)實利益。曾經(jīng)的歐洲出過梅特涅、俾斯麥那樣的現(xiàn)實主義者,現(xiàn)在卻剩下一幫空談家。歐盟的困境在于,強調團結卻犧牲大國利益,小國支持白左價值觀,但對外無效。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就沒被忽悠,保持中立。特朗普對普京示好,本是基于利益,但歐洲不理解,因為他們脫離現(xiàn)實太久。
最后,這事發(fā)展下去,估計制裁不會輕易落地。市場反應小幅波動,油價回穩(wěn)。各方繼續(xù)觀察,呂特還在北約總部協(xié)調,沒辭職跡象。但他的話暴露了西方弱點:依賴美國,忽略新興大國崛起。國際關系是利益博弈,不是道德課。呂特想威脅別人,先管好自家后院吧。否則,這種幼稚言論,只會讓世界看笑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