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友們,最近宗馥莉她叔叔那段話在網上吵翻了——說侄女“從小就自私”,這事兒聽著就挺抓馬的。咱今天不站隊,就順著這話題嘮嘮背后的道道。
先說說宗馥莉這人,娃哈哈創(chuàng)始人宗慶后的獨生女,典型的“企二代”,打小在聚光燈下長大。她叔叔是這么說的:“小時候分糖果,她自己手里攥一大把,弟弟妹妹湊過來要,她扭頭就跑,藏起來自己吃?!边@話聽著像街坊鄰居聊家常,卻戳中了大家對“豪門子女”的某種刻板印象——是不是從小被寵壞了,眼里只有自己?
但了解點內情的人都知道,宗馥莉成長環(huán)境挺特殊。她12歲就被送到國外讀書,爹媽忙著搞事業(yè),聚少離多。有次采訪里她自己說過:“放學回家家里空蕩蕩的,連口熱飯都吃不上?!边@種成長經歷,會不會讓她養(yǎng)成了凡事靠自己、不太會分享的性子?
再看她接手娃哈哈后的動作,更能品出點“獨”的味道。
前幾年她搞了個“砍掉老產品”的改革,把娃哈哈賣了幾十年的幾款經典飲料直接下架,理由是“跟不上年輕人審美”。老員工們急得跳腳,說這是“自斷臂膀”,但她愣是力排眾議推進了。后來又搞跨境電商、聯名潮牌,把老國企的架子拆了不少,動作快得讓人措手不及。
有人說這是自私,只按自己想法來,不顧老員工情面;但也有人覺得,這叫果斷,企業(yè)轉型就得有這種“不破不立”的狠勁。就像她推的“AD鈣奶聯名款”,一開始被罵“毀童年”,結果成了網紅爆款,年輕人抱著打卡,銷售額翻了三倍。
其實咱普通人身邊也有這種人,不愛扎堆、不搞虛的,做事直奔目標。放在普通人身上叫“有性格”,擱在宗馥莉這種身份的人身上,就容易被放大成“自私”。她叔叔可能是從長輩視角看晚輩,覺得“不懂人情世故”;但從企業(yè)家角度看,這種“不妥協”說不定正是她能帶領娃哈哈闖出新路的底氣。
現在娃哈哈在她手里,確實比以前潮了,直播間里年輕人打call,海外市場也打開了不少。至于“自私”這事兒,或許就像硬幣的兩面——有人看到的是“獨”,有人看到的是“韌”。畢竟商場上,太在乎別人眼光的人,可能還真干不成大事。你們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