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周全國多地要遭“桑拿天”炙烤。平原玉米地正抽雄吐絲,最怕高溫逼熟。
玉米花粉遇35℃以上高溫會“燙壞”,結棒時容易“缺粒”。山區茶園新梢生長停滯,葉片曬焦會影響秋茶產量。湖區水稻拔節孕穗期,水層淺了經不住日頭曬。
大日頭底下,大棚蔬菜葉子打蔫快,得防“高溫灼苗”。有老鄉覺得“莊稼耐旱,挺挺就過去”,這想法要不得。去年河南周口一片玉米地,就因伏旱沒及時澆水,減產兩成多。
傳統保墑法子管用,比如給地里鋪秸稈,能降溫保濕。但現在灌溉條件好了,該澆水別硬扛,滴灌噴灌更省水。種大棚菜的農戶,后天就得把遮陽網拉起來。
遮陽網別選太密的,留些縫讓風透進來,免得悶壞苗子。山區茶園要趁早晚涼快時,給茶樹根部培土,護好毛細根。湖區水稻田得保持5 - 10厘米水層,正午別忙著放水曬田。
有人擔心澆水后地溫高,燒根咋辦?
傍晚澆就沒事。
家里養了雞鴨的,禽舍得搭涼棚,不然畜禽也會中暑。
飼料里拌點藿香、綠豆粉,幫它們解暑氣。鄉鎮農技站這幾天電話都快被打爆了,都是問抗旱法子的。
年輕農戶會用手機看衛星云圖,可老一輩還是習慣看晚霞。“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老輩人看天經驗仍有用。
但天氣預報更準,該信科學的時候別固執。這兩天村里喇叭天天喊,讓大伙檢查抽水機、修補水渠。
有些散戶覺得麻煩,等旱情來了再動手,往往誤了事。
我個人認為,種地就得眼觀六路,天氣一變,手腳就得跟上。不同地塊情況不同,山坡地保水差,得優先澆。
河灘地沙質土漏水性強,澆水得少量多次。蔬菜大棚里濕度大,高溫天容易漚根,得勤通風。夜里氣溫降下來,別忙著關棚,留些風口排潮氣。
未來三天是關鍵期,該動手的別拖延。拿不準的趕緊問村里的“田把式”,或者聯系農技專家。
每個鄉鎮都有抗旱應急服務隊,需要幫忙隨時打電話。
莊稼人靠天吃飯,但不能被動等雨,早準備才有主動權。
后天開始,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別下地,別跟日頭硬扛。累壞了身子,地里的活更沒人干,劃不來。
最后再提醒:澆水時別一個人干,至少找個搭手的,萬一有意外能照應。地里的事,處處都是細節,多上心才能少減產。
高溫天烤的不只是莊稼,更是咱種地人的心思。莊稼怕曬根,人怕誤農時,早準備才能少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