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作為一種簡單易行且性價比極高的鍛煉方式,成為很多人的首選。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每天適量增加走路步數不僅能促進健康,還能延長壽命!
01
每天走這個步數,有利于保護膝關節
研究顯示,每天大約走8000步,對于預防膝關節疾病最為理想。這種強度和數量的步行不僅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改善關節穩定性,還能有效減輕關節負擔。然而,當步數超過8000步時,對關節的益處將不會再增加。
江蘇省中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孫魯寧也介紹,走路的步數不是越多越好,要因人而異,適度的運動量才是最好的。
對于平時幾乎不運動的人,走路過多很容易導致膝蓋受傷和膝蓋疼痛。
一些肥胖的人由于體重過重,如果走得太多,關節更容易磨損,可能引起膝關節疼痛。
02
每天走8000步有很多好處
除了要考慮膝關節,還有研究顯示,每天走8000步還有很多好處——
■每天走8000步,降低死亡風險獲益大
2022年《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不同年齡人群的最佳行走步數,降低死亡風險獲益最大——
18—60歲最佳步數:8000—10000步;
60歲以上最佳步數:6000—8000步。
■每天走8000步,降低高血壓效果理想
2021年發表在《臨床高血壓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快走堅持3個月后,大部分人的血壓下降了2—3毫米汞柱左右。對于高血壓患者,每天快走4000—8000步對于降低高血壓可達到理想效果。
■每天走8000步,降低6種慢性病風險
2022年《自然·醫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走8000多步,可以降低6種慢性病發生風險,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肥胖癥、2型糖尿病、高血壓、胃食管反流病、重度抑郁癥。
03
什么時間走路
對健康益處最大?
走路鍛煉隨時隨地可以進行,如果想要拿出固定時間鍛煉,更推薦每天下午6點以后鍛煉。
2024年《肥胖》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發現,一天中最佳運動時間是每天下午6點以后,此時進行運動最有利于降低血糖。
同時,每天下午6點以后運動對健康益處最大,可以把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風險降到最低。
建議走路鍛煉前進行熱身,鍛煉時需要擺臂。此外,選擇適宜的鞋,避免受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