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了二季度GDP,超預期完成了5.2%!
在一片懷疑聲中,中國GDP再次打臉看衰者。(包括很多所謂的專家)
為什么這么多人看衰呢?
因為GDP跟人們的體感不一致。
從個人的角度感受經濟,大多數人都覺得越來越難了。
實際上,GDP增長是真的,大家的體感也是真的。
為什么會如此擰巴呢?
一、生產與消費的扭曲
在公布GDP的同時還公布了兩個數據。
6月工業企業增加值是6.8%,而社零增速下降到4.8%。
這兩個數據已經給出了答案。
我國的GDP是按生產法統計的,那么企業在生產端努力,GDP當然高啦。
而居民的感受則是消費端決定的。
比如,6月餐飲消費增速就斷崖式下滑。
從事餐飲行業的人能感覺好嗎?
而且,生產得越歡,物價越是起不來,消費就越差。
理解了數據背后的含義,才能理解GDP到底有沒有水分。
GDP沒有水分,咱們國家的GDP衡量的是國家的生產能力!
GDP越高,說明國家越強。但這可不意味著居民一起變強。
二、為什么還在卷生產?
不少專家都在建議要大力提振消費需求。
之前我跟大家分享過,提振消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內,我們的重心很可能不是消費。
回想一下上半年,你看是不是這樣的?
長期確定的事,短期往往并不確定。因為短期會遇到很多意外。
我們看看進出口數據就知道。
6月出口超預期上升5.8%,高于上個月的4.8%。
卷生產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搶出口。
央行的操作也直接證明了這點。
央行通過降準、續作MLF和買斷式逆回購不斷投放貨幣。
投放出來的貨幣去了哪里?當然是企業。
降息主要刺激的是生產端。因此降息對于股市并不一定是利好。
當國內需求旺盛,產量不足時,刺激生產就是利好;反之則是利空。
但我們的產能已經很大了,光靠國內是消化不完的。
所以在海外大量下訂單的時候,我們肯定會先搞一波再說。
畢竟海外的訂單可能流失,而國內的問題,拖一拖也沒啥大事。
那么,當出口熄火的時候,恰恰是居民體感轉好的拐點。
三、出口什么時候熄火?
關稅戰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正在逐漸顯現。
一方面,6月CPI和核心CPI反彈。
另一方面,美國就業和零售市場正在冷卻。
美國出現了滯脹的影子。
不管怎樣,當關稅稅率塵埃落定后,搶出口也將告一段落。
屆時,國內政策導向很可能會發生轉變。
實際上,股市本身就是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股市領先于經濟。
上證指數已經在3400點以上停留18個交易日了,這是924之后停留時間最長的一次,甚至在3500點以上也待了許久了。
說明政策已經在預備跑了。
我們還可以多觀察央行的動作。
啥時候央行收緊銀行間流動性,開始拉升匯率了,拐點很可能就來了。
請注意,這里指的是銀行間流動性,不要誤以為是股市流動性。
銀行間流動性充裕支持的是生產端。股市流動性充裕支持的是消費端。
因此央行寬松貨幣反而不利于股市,我們更希望看到央行收緊貨幣,引導海外資金回流。
很多事都是一體兩面的。
生產和消費都重要,但不同時期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四、支持實體!你真的懂嗎?
我們經常都能看到管理層說要支持實體經濟。央行也經常說支持實體融資成本。
那么,你真的懂這里所說的“實體”是什么嗎?
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這會刺激股市和樓市。
拜托,帶著金融屬性的資產不是實體,而是虛擬經濟。
咱們是生產國,管理層所謂的實體,大都是指生產企業。
或許,啥時候我們看到支持實體的語言變少了,就是政策轉向了。(它不可能說不支持實體)
最近這段時間,股市在一片質疑聲中不斷上漲,前奏或許已經奏響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