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號召,切實增強居民的文物保護意識,近日,溪亭社區組織開展“鯉城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宣傳志愿服務活動。此次活動猶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了社區居民對文物保護認知的心田,為文物安全保護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入基層,宣傳無死角
活動當天,志愿者們化身文物保護知識的傳播使者,活躍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他們穿梭于大街小巷,腳步不停;走進商戶門店,耐心交流;深入居民家中,親切溝通,全方位、多層次的將文物保護知識覆蓋到社區的各個群體。
詳細講解,普及多知識
志愿者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向居民們詳細講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重要意義與主要內容。在講解過程中,他們精準把握重點,著重介紹了不可移動文物的認定標準、保護范圍,讓居民對身邊的文物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同時,普及文物發掘的合法程序,使居民明白文物發掘并非隨意之舉,而是需要遵循嚴格的法律規定。此外,還對民間文物收藏與交易的相關規定進行解讀,為居民在文物收藏和交易活動中提供了明確的指引,避免了因無知而觸犯法律的風險。
成效顯著,筑牢新防線
此次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100余份,這些資料如同種子,在居民手中傳遞,在社區中生根發芽。通過活動的開展,轄區群眾對“四普”工作的認知度得到了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關注文物普查工作,積極參與到文物保護的行列中來。這為轄區文物安全保護筑牢了堅實的群眾基礎,使文物保護不再是政府和少數人的事情,而是成為全體居民的共同責任。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的載體,保護文物就是保護我們的歷史和文化。此次活動也為后續文物普查工作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居民對文物普查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將為普查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志愿者們與居民之間建立的信任和聯系,也將有助于普查工作中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提高普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圖文來源于“鯉城區臨江街道”,侵刪)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場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會參與,人人盡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