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悄悄的京東,用沉默炸翻整個酒旅圈。
欄目 | 文旅商業評論
領域 | 在線旅游
01
距離劉強東放出“要做酒旅”的豪言,已經過去整整一個月。
當大多數媒體的注意力,重新被“紅黃藍外賣大戰”吸引走時,酒旅圈卻悄然開始震蕩,京東的很多酒旅友商們坐不住了。
上周,我和一個美團負責酒旅業務的朋友吃飯,他神情頗為謹慎地問我一句:“熙哥,為啥這京東酒旅最近這么低調啊?我總感覺,哪里不太對勁……”
我反問他,“哪不對啦?”
他說,是這樣的,今年春節后,京東自從開始宣布做外賣,我們公關層面的輿論壓力就極大,所以他們這次宣布要做酒旅以后,公司上下都是高度戒備,就怕整出點幺蛾子......
然后,他接著說:“我們好歹算是扛過來了,但如果京東全力搞攜程,我感覺他們可真沒我們抗揍......”
和他聊著,我卻忽然想起京東剛宣布要做酒旅那幾天,我曾和一位攜程高管聊過一次。
當時,我問了他一個心里早有答案的問題:“你們害怕京東嗎?”
這兄弟很實在,他想了想,原話是,“不瞞你說,我還挺緊張的,其實京東外賣也明顯不可能干得過美團,京東酒旅也不可能干得過攜程,但我緊張是看美團輿論上被他們實在虐得太慘了......”
大敵當前,攜程和美團這對酒旅行業里的生死冤家竟然冥冥中惺惺相惜了?
這可真是天下奇觀。
當然,京東在酒旅行業的友商遠不止這兩家。
最近,我恰好也和同程負責業務的小伙伴敘了敘舊,聊起京東時,她的緊張溢于言表。
我提起攜程那邊宣布要對京東酒旅“斷供”的事,她立刻接話:“哎,我們也是啊,這肯定要斷供的。”
隨后,她又補了一句:“不過說實話,斷不斷供對我們影響也不大,從京東來的單子本來就少得可憐嘛。”
雖然嘴上說得云淡風輕,但她坦承,公司內部在輿論方面也是高度防備,“主要是看美團和京東打外賣戰時的腥風血雨實在太嚇人了。”
除了在線旅游“上市御三家”,還有一些平臺企業直接給自己動起了手術。
先說已經公開宣布的,劉強東宣布京東進軍酒旅一周后,,和淘寶閃購一起混了,直接身處整個電商的主戰場。
再說尚未公布的,有接近字節跳動的消息人士和旅界披露,7月15日前后,巨量引擎文旅并到抖音生活服務了。
巨量引擎文旅是幫字節跳動賣廣告的部門,抖音生活服務下面外賣、酒旅都是重要版塊,此時此刻,字節此舉,頗為意味深長。
京東酒旅則像是一條還沒撲上來的鯊魚,它光是在水里轉了個身,就足以攪動在線旅游群雄一池春水。
02
618之后的一周,京東酒旅幾乎承包了文旅、科技、泛財經媒體的頭版頭條,整個酒旅圈都在討論“”這件事。
但在這一輪熱鬧背后,真正入駐平臺的酒旅商家,卻普遍遭遇了一場沉默的冷啟動。
我的一位讀者老朋友劉小姐,是無錫新區一家四星級酒店負責人。
前兩年她剛把酒店翻新,目前通過多個在線旅游平臺開展業務,其中也包括京東。
當我昨天問到她京東平臺的酒店訂單情況時,劉小姐直言不諱,“酒店上線十天了,一單沒有。”
她還注意到,“我的酒店排在京東旅行無錫頁面酒店第一名,但可能用戶沒這習慣,根本沒人下單。”
我建議她試試加入“Plus計劃”,看看第二個月返傭是否能帶來變化。
但劉小姐告訴我,她并沒有看到“Plus計劃”的入口,“只加入了百億補貼,引流效果幾乎為零。”
我接著問她:“那你身邊的同行,有人在京東旅行上出過單嗎?”
她連連否認:“沒聽說,身邊暫時沒有同行在京東上出過單子的,但京東業務經理說后期會有單子。”
雖然沒出單,但劉小姐的態度并不悲觀。
她總結得很克制:“酒店不像外賣,不是高頻需求,沉淀打法本身就難。現在這個時代,大家太浮躁,太急功近利,其實是該多點耐心。”
“總之,先上個京東旅行也不虧,萬一將來真有產出呢?”她笑著說。
客觀來講,京東旅行確實比之前有進步,旅界曾報道,早期
相比劉小姐的冷靜觀察,江蘇連云港贛榆鎮一家如家華驛酒店的海哥則不是那么有耐心了,他上線京東旅行這段時間收獲了一些訂單,卻也對平臺問題頻頻吐槽。
問題出在哪?
海哥直接給我算了一筆賬:“我們房價138元,京東給用戶發優惠券,客人到手118元,結算也是按118元。再扣10個點傭金,我最后到手106元。這還是含雙早的價格!”
我問他:“優惠券不是京東的百億補貼嗎?”
結果海哥直搖頭,反問我一句,“正常平臺補貼不都是拿傭金返給用戶嗎?結果都是我們出的,傭金還照收,這個平臺既要又要......”
他還指出,所謂的“免傭金”,其實只適用于特定人群,比如學生85折,“折完再扣傭金,算下來相當于砍了30個點。”
除了價格機制讓海哥摸不著頭腦,后臺系統也讓他頗有微詞:“后臺界面粗糙,感覺就是倉促上線,特別混亂。”
他嘗試向客服反映“免傭規則不合理”,但得到的只是流程式回訪,最后不了了之,“出了問題他們就說是酒店的問題,整個系統僵化得厲害。”
我繼續問他,是否還在用京東旅行平臺?
海哥說:“我已經把價格設得很高,等于主動關閉了。他們幾次聯系我,我都說不接單。”
為什么?
“不是因為免傭的問題,是我感覺這個平臺就有問題,美團、攜程雖然也抽成,但最起碼清楚,京東是既亂搞價格又沒流量。”
比起嘗鮮的劉小姐和海哥,在旅界搭建的酒旅商家交流群里,更多人干脆選擇觀望。
有人說:“我就沒上京東。”
也有人說:“沒有上線。”
更有人說:“套路肯定多,不急上路。”
這是我們從酒旅一線真實聽到的聲音。或許,最能代表這群商家情緒的,還是海哥那句點評:
“完全沒搞清楚自己的定位。”
03
熱鬧是媒體的,冷清是商家的,那京東旅行這段時間又在做什么?
與外賣大戰時“消息漫天飛舞”的打法不同,京東最后一次公開更新酒旅行業的信息是在6月20日。
彼時,京東黑板報公眾號更新了一則推文《聽說您不知道怎么入駐京東酒店?》,里面提及兩天內,京東收到了近5萬家酒店商家的入駐申請。
這種極具爆發力美感的數據固然好看,也很符合當時旅界社群里“振臂一呼”的群情雀躍,但之后呢?
這段時間,在我對京東方面持續20多天的追問下,京東的負責人僅表示“確實還沒有一些對外的消息能放出來”,同時表示“或許在下周某一個時間節點有一波數據的對外披露,但也需要劉總和K總確認。”
從這番話來看,坊間一直猜測的那位“老K”郭慶——前美團S-team高管,確實已經在負責京東酒旅業務。
只不過,已經宣布入局酒旅整整一個月的京東旅行,外界所看到的,并不是節奏明快的強勢開局,而是令人意外的沉默,這顯然低估了行業原本對它的期待值。
當然,官方發聲有限,不代表京東毫無動靜。
我們還是從一些渠道,拼湊出了京東旅行最近確實在推進的一些內部動作。
前段時間,在一次和幾位京東酒旅朋友的飯局上,氣氛輕松。
他們拍著胸脯和我說:“京東肯定不是打一槍就跑,是真想腳踏實地把酒旅做起來的。”
我也順勢拋出了三個核心問題,基本代表了大部分酒旅商家的疑問:
劉強東入局時曾描繪“酒店供應鏈”前景,說得有模有樣,但一個月過去了,具體怎么做,還是沒人講清楚。
京東旅行的傭金比例到底是多少?免傭政策如何執行?大家聽說“免傭3年”,但細節含糊、反饋渠道有限。
除了酒店,其他文旅品類呢?比如樂園、機票、郵輪、碎片化自由行產品,有沒有規劃?有沒有節奏?
朋友們給出的回答不算正面,卻也透露出一些信號:
“這塊(供應鏈政策)得等合適的時間和口徑才能對外講……” “返傭時間在第二個月20日,快了,我們不會讓商家寒心,不會像外界說的那樣惡性競爭,這是背離初心的……” “其他垂直品類(酒店之外)京東也在規劃中,邏輯和方向是有的,只是暫時還不能展開說……”
從這些朋友的欲言又止背后,卻讓我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感覺:京東還沒準備好。
說白了,他們是被老板的一句話推上前線的,全員立刻開干。
可真到了戰場,發現敵人遠比想象中強大,步子不得不慢下來,摸著石頭過河,完全沒有進軍外賣時“不服就干”的那股蠻勁。
而在他們猶疑、試探的這段時間,商家們已經站在水中央,感受著系統不通、訂單缺席、價格機制混亂帶來的現實煎熬。
這讓我突然想起,近期一段關于美團核心本地商業板塊CEO王莆中的講話。
他談到劉強東那句“外賣只想賺5%”時,稱:“大哥,從來沒人能在餐飲外賣上能賺到 5%。”
這話看似調侃,卻道出了看似美好行業背后的殘酷現實。
酒旅行業的門檻,也從來不只是傭金高低的問題,比外賣更難。
在這個產業里,信任關系、履約流程、客戶決策周期,每一環都遠比餐飲復雜,0傭金或許是敲門磚,但不是通關秘籍。
劉強東一定沒低估對手的強大,卻可能低估了這個行業的復雜。
04
最近,宗慶后的“身后事”把整個商業輿論圈掀了個底朝天。
對今天的京東旅行來說,其實是一面鏡子。
劉強東喊“0傭金”,喊“讓利商家”,喊“行業破局者”,這都沒問題。
商業競爭里,口號不是原罪,但如果喊得太響,落地太慢,就很容易引發回旋鏢效應。
因為這個行業的商家們早已不再是愿賭服輸的淘金客,而是被流量平臺反復毒打過的老江湖。
他們看你是否真心,不是聽你說了什么,而是看你后臺結算那一欄,能不能多出幾十塊。
他們評估你靠不靠譜,也不是看媒體怎么吹,而是看出了問題,是不是只有客服在推鍋。
喊口號很容易,兌現口號才是信任的起點。
那么,京東旅行現在還能做什么?
我們真心希望京東旅行這不是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玩票,而是一場長期主義的開始。
由此,在這個節骨眼上,有幾件事請京東旅行不妨認真思考:
第一,把“入口”做清晰、做大,甚至拿出勇氣和飛豬一樣,單獨做個App出來。
再多商家入駐也沒用,如果用戶壓根找不到“京東旅行”在哪兒,“0傭金”也是白扯,只能讓首頁的流量被你們品牌自營霸占,給小b酒旅商家一點實際空間,這是信心的第一步。
第二,把“政策”說透徹。
免傭金≠無限制,百億補貼≠商家買單。返傭什么時候結,比例怎么算,哪些人群適用優惠,請讓業務經理和商家說清楚,成為“人肉說明書”,而不是一問三不知。
第三,把“后臺”做穩定。
這是每一個新平臺最容易踩的坑。技術不是細節,是地基。不求一上線就媲美攜程、美團,但至少別再讓商家在旅界社群里集體抱怨“系統崩了”、“結算有誤”、“找不到人”。
一位京東酒旅商家和旅界指出上架產品一些問題
第四,別太急。
酒旅是個慢行業,真沒法靠“輿論沖量”出單。你可以喊,但得聽懂回音。你可以拉商家,但也得耐住商家回頭說“我觀察觀察”。
京東旅行是很新的平臺,短期的一些批評聲音不可怕,只要結算周期里,商家能看到自己后臺賬戶慢慢漲起來都不是事。
說到底,我其實很喜歡劉強東的“三毛五理論”,他說,我們希望零售商只能拿三分之一的利潤,三分之二應該給品牌商拿走,這樣才能促進品牌的發展。
真如此,酒旅商家滿意,消費者開心,京東旅行賺錢,平臺才能真正留下點什么。
這才叫真正的長期主義。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京東殺入酒旅行業一個月的表現 ?歡迎在下方留言框與旅界君互動。
————END ————
歡迎來撩旅界主編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職務+姓名,不備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過申請!感謝配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