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以色列空軍悍然越境,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核心目標亮劍:總統府、國防部、總參謀部三重打擊,此次轟炸采用“掩體破壞者”重型鉆地炸彈,直指“敘利亞大總統”朱拉尼及軍政高層。
是戰略威懾?還是蓄謀已久的“斬首行動”?
以色列官方宣稱,此次打擊是為了保護敘利亞南部德魯茲少數族群,回應大馬士革對蘇韋達地區暴力沖突的“軍事介入”。自7月13日起,德魯茲武裝與貝都因部落持續沖突,死傷人數迅速攀升,地域迅速失控。以色列國防軍稱這些目標是指揮蘇韋達作戰的關鍵節點,打擊可以限制敘軍南下威脅邊境安全。
此次轟炸選中總統府、國防部和總參謀部,表明其精準性與決心,歷史上敘軍曾多次在關鍵軍事機構被打擊,但這次程度更甚,根據新聞報道,國防部總部入口被夷為廢墟,總參謀部主樓亦遭嚴重破壞,還觸及總統級別命令鏈,這種連環摧毀使敘利亞現政府指揮體系幾乎癱瘓,是典型的“斬首式戰略打擊”。
當前尚不明確“朱拉尼”本人命運,但可以確認的是,他被以色列國防軍鎖定為主要打擊目標之一,如果他被擊中,敘利亞會再次陷入指揮真空,與2012年相比,當年阿薩德軍方高層曾被打擊后繼續反擊,如今的敘利亞新政府是否擁有耐久力尚不明。
至于巴沙爾·阿薩德,這位前總統雖然已退居俄羅斯,但他仍具號召力,他若回國,借助部分傳統力量與地區支持(俄、伊、伊共),或有東山再起之機,然而蘇韋達暴亂、新伊斯蘭政府體制復雜、地區格局紛亂,這個時機是否有利?恐怕仍是“高風險賭局”。
一些分析指出,以色列或圖借此次轟炸進一步夯實南部控制:若敘政府遭重創,以軍可在邊境推進,一旦敘政不從,以軍就能“空襲+地面推進”爭取戰略縱深。
畢竟以色列如今控制近1萬平方公里,若能擴展2萬甚至更多,戰略態勢將發生根本變化,但這是否會導致以色列踩入自己挖的坑?未來一旦敘反彈、伊朗與伊共聯手,地緣風險或將再起,若以色列持續挑釁伊朗與俄羅斯,未來中東格局或進一步分裂。
但目前看來,俄羅斯雖口頭譴責,卻未有實質回應,伊朗雖公開誓言“以牙還牙”,卻也謹慎控制沖突升級,換言之,局勢或將長期停留在“高壓試探”與“局部爆發”之間。
此次以色列“炸總統府、炸國防部、炸總參”不僅是一次強硬軍事行動,更是戰略博弈中的關鍵一步,它既是對敘利亞及其少數族群沖突的回應,也可能是未來地緣擴張的試探。
朱拉尼若倒臺,敘或陷混亂,而巴沙爾若回歸,或能借勢“東山再起”,未來中東,仍將繼續在沖突與重塑之間搖擺。
信息來源
中國青年報 敘利亞遭以色列多次空襲,中方:敘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