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深意?拒絕出席閱兵,反邀中方訪韓,李在明的理由:尋求外交對等!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李在明向21個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成員國領導人發出了邀請。
盛情邀約之下,潛藏何種門道?
在中美兩個大國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韓方的邀請重心不在于會議本身,而是想在大國博弈的夾縫中找到自身發展的合適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李在明對中方邀請其出席“9·3閱兵”儀式,采取了謹慎回避的態度。
韓方發言人給出的理由有兩個:
1、李在明總統的事務繁忙,跟中方的邀請有“行程沖突”。
2、韓方希望中方“先來訪”,因為前總統文在寅訪華后,中方還沒有回訪。
乍一看,這兩個理由似乎有些道理,可是仔細一想,都比較牽強。
雖然在下半年,李在明有不少外交活動安排,包括:與美日領導人會面,以及出席聯合國大會等。
可是距離中方閱兵儀式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這些所謂的外交活動是完全可以協商調整時間的。
至于韓方提出“外交對等”希望中方先行訪韓的要求,這種說辭比起文在寅總統帶有勇氣主動破冰之旅(薩德導彈事件),李在明的言行更像是一種被動迎合。
事實上,影響李在明訪華的真正原因,是不敢冒險得罪美國。
目前,美韓正處于貿易談判的關鍵時刻,在特朗普以“關稅大棒”持續施壓的當下,李在明若選擇參加中方閱兵,恐怕會被美國視為“背叛”,可能將被施加更嚴苛的關稅制裁。
其實,李在明對華關系的態度早已露底,在接受采訪時,他無奈聲稱,“如果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中國,那么我也會去”。
可見韓國的謹小慎微,不得罪美國的前提下,才能發展對華關系。
這種轉變不禁讓人深思,李在明選前批評前任尹錫悅過于親美反華,承諾一定會“改善中韓關系”是否還可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