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婚你的罪名只有一個,就是不結婚;
結了婚,你的罪名就變多了:不生娃、生的不是男娃、不生二胎、不旺夫、不孝敬公婆等。
7月11號,“陳喬恩談不生孩子的原因“就又登上熱搜了。
自從她結婚以后,“懷孕”兩個字就沒離開過她,稍微胖一點,就會被傳出“懷孕”。
直播的時候,也被眾多網友“云催生”,她毫不客氣地回懟,你們要生你們自己去生啊。
遠在天邊的大明星都逃不掉云催生,更何況普通女性呢?
不過,陳喬恩的回懟看似霸氣,但背后藏著很深的創傷。
那些張口就催生的網友,大概永遠也不會去了解,對面這個女人的童年是什么樣的。
陳喬恩上有哥哥,下有弟弟。
父母忙于生計,媽媽一言不合就開打、開罵。
有一次,陳喬恩數學考了20分,放學后的她寧愿去鬼屋,也不愿意回家面對媽媽。果然,媽媽知道成績后,拿了一捆枯樹枝狠狠地抽了她一頓。
小時候的陳喬恩最喜歡做什么呢?
去墓地呆著。
她蹲在墓碑前看著那些逝者的照片,想象著他們50歲的時候在干什么,會不會像自己一樣沒人關心或是被媽媽打。
多年后在綜藝里,陳喬恩和媽媽第一次單獨相處六天五夜。那種尷尬,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
當媽媽聽到女兒控訴童年痛苦時,眼睛濕潤了,她說:"那個方式錯了。"
但是晚了,裂縫早就無法彌補了。
面對網友的催生,陳喬恩為什么這么決絕?
因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個童年沒被好好愛過的人,很難有勇氣去愛一個孩子。
她害怕把童年的噩夢復制給下一代,這不是逃避,這是自知。
那些在網上催她生孩子的人,永遠不會理解這種恐懼。他們只看到一個46歲的女明星還沒有孩子,就覺得不正常,就要指手畫腳。
但她的不生育,恰恰是對生命的負責。
未經他人苦,莫勸人生娃。
生活中,有太多的女性,默默忍受著“催生”的痛苦。
在一個“93年被催生,半夜驚醒到想吐”的帖子下面,很多面臨相同困境的女性紛紛訴說著內心的苦楚。
有人被催出了生理性反應,比如反胃想吐、胸悶;
有的出現了抑郁軀體化。
但又有誰在意呢?
在那些催生的人眼里,女人不生孩子就不是人。
心理咨詢師曾奇峰說過,催生的本質是突破他人的邊界,不允許他人成為自己,是精神層面的亂倫,而且是對他人的精神生命的謀殺。
更讓人心寒的是來自至親之人的攻擊。
有網友說,親媽說我不生小孩就是她很失敗;甚至還有媽媽對女兒說,不生孩子就是對不起你老公一家,害人家絕后。
真是句句誅心。
但她們從來不會問你:準備好當媽媽了嗎?經濟條件允許嗎?身體狀況如何?伴侶是否支持?
你過得好不好,他們并不關心。
生育對女性來說,從來就不只是十月懷胎這么簡單,而是以自身性命為賭注放手一搏,在鬼門關口走上一遭。
誰也不知道”命運的塵埃“會成為誰肩上的大山。
最近就有這樣一個悲劇。
在河北清遠,36歲的沈女士在孕期查出了妊娠三高,醫生建議終止生產。
但是他們堅持要生下孩子,后果就是,沈女士因為胎停突發腦梗而智力退到了三歲,右側肢體偏癱。
原本一個有著大好前途的美術老師,變成了一個衣食住行都要依賴丈夫的“孩子”。
誰又能替她來承受這一切呢?
還有一些因為催生而匆忙要孩子的女人,在深夜抱著哭鬧的嬰兒崩潰大哭。
她們可曾問過自己: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沒有經濟基礎的生育,苦的是孩子。房貸車貸還沒還完,就急著添一張嘴,最后全家人都過得緊巴巴;
沒有情感準備的生育,害的也是孩子。自己都還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憑什么覺得能教育好下一代?
夫妻關系都還一地雞毛,指望孩子來拯救婚姻?最后孩子只會成為矛盾的導火索。
生育從來不應該是因為年齡到了的匆忙決定,不應該是因為別人催促的被迫選擇,更不應該是為了滿足他人期待的表演。
那,什么時候該生孩子?
不是看日歷,不是聽別人的,是看自己準備好了沒有。
經濟上,至少要有基本保障。孩子不是奢侈品,但養孩子確實需要錢。
情感上,要發自內心地渴望一個小生命,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
關系上,夫妻要有共同的育兒觀念,而不是女人一個人扛。
時間上,要有足夠的精力陪伴孩子成長,而不是生下來就丟給老人。
最重要的是,要有承擔一個生命全部責任的覺悟。
孩子不是玩具,不是傳宗接代的工具,他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值得被好好對待。
而那些因為催促而被匆忙生下來的孩子,往往成為父母情緒的承受者,帶給孩子的是負擔而不是愛。
當媽媽因為育兒壓力而焦慮時,當爸爸因為經濟負擔而煩躁時,當夫妻因為教育理念不合而爭執時,最無辜的受害者就是那個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在四川達州,就有一對姐妹花成為傳宗接代的犧牲品。她們的父親連同家人一起隱瞞家族遺傳病史,欺騙她們的母親生下孩子。
結果呢?
奶奶因為小腦萎縮離世,父親因為小腦萎縮癱瘓在床,而男人的兩個女兒都遺傳了這個病。
妹妹15歲就坐上了輪椅,而18歲的姐姐看似健康,也有了走路不穩的跡象。
母親則靠在廠里打工來支撐女兒的康復費用。
有時候不生也是一種善良。
如果你真的關心一個女性,請別再催她生孩子了。
問問她工作順不順利,身體好不好,心情怎么樣,這才是真關心。
別用你的人生模板去套她的選擇,別用"過來人"的身份去指點江山。
每個女性的人生都是獨特的,沒有標準答案。
有人選擇拼事業,有人選擇做媽媽,有人選擇丁克,有人選擇晚育,這些都值得被尊重。
真正的愛,不是讓對方按你的期待活著,而是支持她成為她想成為的人。
而孩子的生命也只有一次,他們值得被真正想要他們、能夠愛護他們的父母所養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