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湖北首趟“中吉烏”鐵公多式聯運國際班列從趟“中吉烏”鐵公多式聯運國際班列從吳家山站始發,滿載貨物駛向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這趟班列的開行,不僅是湖北對外開放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我國多式聯運發展和區域經濟融入全球產業鏈的生動實踐,為新時代對外開放注入了強勁動力。
模式創新:構建物流高效閉環?!拌F路+公路”的多式聯運模式,在此趟班列中展現出強大的創新活力。班列經漢丹線、蘭新線、南疆線運行,從新疆喀什轉公路運輸后由伊爾克什坦口岸出境,實現了不同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更值得關注的是,裝運貨物在啟運地完成單次申報,集裝箱全程不換箱、不開箱,“一單到底”“一箱到底”的出境模式,徹底打破了傳統運輸中各環節割裂的壁壘。這種全新物流方案,將鐵路的大運量優勢與公路的靈活性特點完美結合,構建起高效順暢的物流閉環,為跨區域、跨國界運輸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
流程優化:提升通關監管效能。通關流程的優化是此趟班列提升效率的關鍵所在。在鐵公多式聯運模式下,貨物在啟運地一次申報、一次查驗,無需辦理轉關手續,在換裝地和出境口岸也不用重復申報或二次裝卸。正如漢口海關車站監管科科長陳寬衛所言,海關監管一單貫通,全程物流一次承運,以更好的監管質效支撐“物暢其流”。這種“一次就好”的通關模式,不僅減少了企業的手續負擔,更降低了物流環節的時間成本,讓貨物能夠以最快速度通關出境,彰顯了我國在國際貿易便利化方面的持續進步。
賦能企業:搶占國際市場先機。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班列的開行直接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湖北鐵路集團國際聯運公司與相關單位共同打造的全新運輸方案,滿足了客戶對運輸時限的需求,實現了貨物隨到隨走、快速通關。武漢世紀之星物流公司的經歷就是生動例證,通過定制運輸方案、空重聯運調配集裝箱,企業的物流時效要求得到滿足,物流成本有效降低。這為國內企業搶占中亞潛在市場贏得了先機,讓企業能夠更靈活地應對海外客戶的訂單需求,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開放升級:拓寬區域發展空間。此趟班列的開行,是湖北對外開放升級的重要標志。隨著班列的運行,湖北出口到中亞的物資不僅能快速抵達客戶手中,全程運輸費和保險成本還可節省30%,物流時間縮短10天左右。這意味著湖北與中亞地區的經貿聯系更加緊密,區域間的資源流動更加高效。作為中部地區的重要省份,湖北通過這一通道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中部地區對外開放探索了新路徑,也為我國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貢獻了力量。
鐵路動起來,經濟活起來。湖北首趟“中吉烏”鐵公多式聯運國際班列的開行,是我國物流模式創新、通關流程優化、對外開放深化的縮影。它不僅為企業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更彰顯了我國在推動國際貿易便利化、促進區域經濟合作方面的決心和能力。相信隨著更多類似通道的拓展和完善,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中國活力。(武漢 曹明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