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我的母親在這三年的付出是非常大的,甚至比我還大。”這是河南的一名高考男孩說出的心里話。
在面對采訪鏡頭時,他對于母親的付出歷歷在目,娓娓道來。
他就是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城關鄉的董子昂,畢業于商水二高,今年高考物理類考出703分的成績,全縣第一,報考了清華大學。
成績背后,是他十年寒窗的苦讀,更是母親無數個日夜的陪伴與支持。
從小就是學霸,母親于細微處見知著
董子昂在中學生英語演講大會演講。圖/中華龍都網
董子昂從小就是“學霸”,在2021年,他就中學生英語演講大會周口地區復賽中拿到中學組冠軍。
2022年,參加周口市中考,當時就讀于城關鄉一中的董子昂以563分的成績位列全縣第一,考入了商水二高。
圖/新湖南
在進入高中后,因為要上早、晚自習,作為走讀生的他每天是早出晚歸。
一般都是清晨5點半起床,而他的母親則要比他起的更早,5點起床,甚至是4點多。
在河南的冬天,氣溫可能會低至零下,凌晨4點多,天還是漆黑的,天氣好的話,屋外的月光會很皎潔。
而夏天,天亮前蚊子非常多,就好像是天亮撤退前最后的補充機會,耳邊“嗡嗡嗡”的聲音讓人揮之不去,也常常叮的人非常難受。
圖/新湖南
就是這樣的寒來暑往,他的母親4點多就起床給他做飯,晚上下晚自習回家的時候,還要再吃一頓飯,媽媽就在10點多的時候還要再給他做一頓飯。
而他在家學習時,媽媽默默陪伴在旁邊,在確認他睡著了之后,媽媽才會關燈回去睡覺。
挑燈陪讀到默默守護,無盡的母愛就藏在每個小細節里。
懂得感恩,兒子在采訪中如數家珍
董子昂在采訪中,坦言這是一份非常辛苦的事情,感覺母親的付出比他還要大。
但他的母親可能并不覺得苦,因為她有一位懂得感恩的兒子。
圖/新湖南
從董子昂將成功歸功于母親,對母親付出的細節娓娓道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不僅是對養育的回饋,更讓我們看見在親情中托舉的力量,這樣的雙向奔赴令人動容。
其實,不止這位母親,好多家庭都是這樣。
孩子在努力往前沖的時候,總有家人在身后默默支持和托舉,搭起“后勤保障線”,可能是早起的一碗熱粥,也可能是深夜留的一盞燈,這些小事看似平常,日復一日就成為了孩子最有利的支撐。
結語
董子昂提到母親付出時眼里的認真,比 703 分的成績更讓人動容。
那些凌晨四點的爐火、冬夜暖好的飯菜、深夜不熄燈的陪伴,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卻在寒來暑往里,織成了最結實的后盾。
圖/新湖南
母親或許從沒覺得這是 “付出”,就像天下多數父母那樣,只想著讓孩子吃飽穿暖、安心讀書。
而兒子把這些細節一一記在心里,說出 “母親的付出比我還大”,這份懂得,讓所有辛苦都有了最溫暖的回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