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湖南日報報道,天津迎來自上海合作組織擴員以來最齊整的一次外長理事會會議——10個成員的外長齊聚一堂,圍繞國際和地區事務展開密集磋商。會議開場便釋放明確信號:作為輪值主席國的中方,正以實際行動推動上合組織從“機制化合作”向“實質性聯動”升級。10國代表圍繞安全協作、經濟融合、地區熱點等議題交換意見,更受矚目的是,中方安排阿拉格齊單獨會見王毅,這場閉門會談的內容,很快成為外界解讀中伊互動的重要窗口。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資料圖)
阿拉格齊此行的訴求并不隱晦。過去一年,伊朗面臨的國際環境持續收緊:美西方以“核問題”為由施壓,以色列在地區頻繁軍事動作,沙特等周邊國家對伊態度微妙。中方如何回應成為焦點。而王毅的表態,用四個“支持”給出清晰答案——繼續支持伊方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支持伊方抵御強權政治和霸凌行徑;支持伊方通過政治談判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支持伊方秉持睦鄰友好原則,同周邊鄰國持續改善發展關系。這四個“支持”看似概括,實則覆蓋伊朗當前最迫切的需求:從維護國家尊嚴到應對外部干涉,從解決核問題談判到緩和周邊關系,中方給出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為何這四個“支持”對伊朗如此重要?不妨看看伊朗的現實處境。過去幾年,伊朗雖與中俄等國深化合作,但始終面臨“支持力度是否足夠”的質疑。比如在核問題上,伊朗多次強調“不發展核武器”的底線,卻因缺乏有效國際背書,談判屢陷僵局;在與周邊國家關系上,部分海灣國家受外部勢力影響,對伊合作態度謹慎。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資料圖)
中方的“四大支持”,本質上是為伊朗構建了一套“行動指南”——既明確反對霸權干涉,又鼓勵伊朗通過對話解決問題,還主動推動周邊關系緩和,這種“既撐腰又指路”的姿態,讓伊朗看到了務實合作的希望。
上合組織的全員參與,為這種支持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作為全球覆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區域性組織,上合的獨特性在于“安全”與“發展”雙輪驅動。從安全層面看,上合長期在反恐、邊境管控等領域開展聯合行動,成員間情報共享、聯合演練已成常態。對伊朗而言,若能在上合框架下與其他成員深化安全協作,不僅能提升自身應對地區風險的能力,還能通過集體發聲增強國際話語權。
從發展層面看,上合框架下的自由貿易協定、能源合作機制,為伊朗提供了繞過美西方制裁的“替代路徑”。比如伊朗的石油可通過上合能源網絡進入中亞、南亞市場,農產品和手工藝品也能借助成員間的貿易便利化政策擴大出口。這些實際利益,比單純的“口頭支持”更具吸引力。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資料圖)
阿拉格齊的“任務”完成得不錯。他回國后需要向哈梅內伊匯報的,不僅是中方的“四大支持”,更是上合組織作為“可靠依托”的現實意義。對伊朗而言,加入上合不是終點,而是打開了一扇新的合作之門——這里有安全協作的平臺,有經濟發展的機遇,更有不被大國“隨意拿捏”的底氣。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這場外長會的意義早已超出雙邊范疇。它折射出的是,在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博弈加劇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通過區域合作組織維護自身利益。上合組織用24年的發展證明:真正的多邊主義,不是搞陣營對抗,而是通過平等協商、互利合作,為每個成員創造更安全的發展環境。伊朗的積極參與,中方的“四大支持”,正是這種理念的生動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