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協調處理好家庭人員關系,就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
管理好一家上百人的公司,絕大部分人也難以做到!
就行軍打仗來說,對于管理水準的要求更高,因為家庭、公司,還能容許在管理上走一點彎路,犯一些錯誤,可在打仗上,指揮官基本上不能犯錯,因為一個錯誤,就是成千上萬人的生死,一場戰役的成敗,只要犯錯,就不能挽回。
指揮打仗,指揮一個師規模,正常編制也就是5000人以下,這種指揮規模,對于很多職業軍人來說,加以努力,在元帥或者大將級別的人指導下,就能夠勝任。
正常的職業軍人,經過實戰的錘煉,認真讀下《林彪軍團長教我怎樣當師長》,可能就對實戰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可以指揮一個師。
但如果再把軍事指揮人數擴大,到一個軍的編制,上萬人的規模,就非常難了。
《亮劍》中李云龍的軍事能力非常強,他帶幾百人的小部隊,東打一槍,西打一槍,李云龍絕對是天才。后面獨立團發展成幾千人的規模,他不按套路出牌,將部隊分散到各地,總能抓住戰機,靠著一身實戰經驗打贏各種硬仗,把隊伍帶得士氣高昂,打起仗來嗷嗷叫。
但真要部隊規模擴大,李云龍的指揮能力就明顯吃力了!
獨立團攻打平安縣城的時候,其正規部隊加上縣大隊、區小隊的人馬,加起來有上萬人。李云龍看到這個數字,也非常激動,他對獨立團的參戰指揮員說:“老天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指揮上萬人作戰,我謝謝你們了!”,李云龍那么說,固然有感激的成分,但語氣中也有對指揮上萬人作戰的自豪。
但自豪的背后,是作戰指揮的復雜性呈幾何級數增加!
上萬人打仗,就是大規模協同作戰,李云龍這個時候就完全沒了章法,調兵遣將全憑感覺!居然打仗沒有主攻,表示從來沒有打過這么富裕的仗,這次要土豪一把,四面強攻,不分主攻助攻,全都是主攻。
聽起來,這種戰術非常豪氣,但是在軍事上卻是大有問題的。
一是山本特戰隊的戰斗力很強,加上有堅固城墻和防御工事,獨立團進攻方缺乏重武器(只有1門意大利炮),雖然有兵力優勢,不分主攻助攻,很容易把攻城戰打成消耗戰。
二是只考慮攻城,卻不考慮援兵的力量,因為獨立團的力量一方面去攻城,另一方面還要分散去阻援,實際上,日軍的援兵力量非常強大,如果不是其他戰友幫場子,李云龍是會被反包圍的。
李云龍曾經引以為傲的“亮劍精神”,即: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個時候應該是一種束縛了。想必李云龍其實也并沒有太多把握打下縣城,只是他不服輸,就算倒下,也要亮劍去打。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李云龍指揮幾千人是沒問題的,一旦上萬人,就不是那么好指揮了。因為那個時候的李云龍的能力模型只是在小規模局部作戰,并沒有經過系統知識學習。
可以說,像李云龍這種能夠指揮幾千人的將領,我軍非常多,他們打仗都打得不錯!但一旦指揮的人數增加到一萬,就非常吃力了!
能否順暢指揮一萬人作戰,是普通將領能否成為名將的一個重要節點!很多將領一輩子都跨不過去這個門檻,就算有跨過去的,也可能指揮不好,最后一蹶不振,例如:尋淮洲。
現實中很多人也是如此,靠著天賦和實踐,在早期能快速崛起,甚至超越那些科班出身的人。但當挑戰升級,平臺變大,才發現老辦法不靈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