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上捧靈牌的不是獨女宗馥莉,而是長子宗繼昌。”2024年2月宗慶后離世時,這個被忽略的細節早已埋下伏筆。一年半后,三名美國籍青年手持出生證明和DNA鑒定申請,將“布鞋首富”的遺產秘密徹底撕開——他們自稱宗慶后非婚生子女,在香港和杭州兩地起訴宗馥莉,索要18億美元信托資產及娃哈哈29.4%股權。這場涉及340億的爭產風暴,讓公眾眼中“年消費不超5萬元”“與原配相守終身”的樸素企業家形象轟然倒塌。
宗慶后生前精心編織的公眾形象正在快速瓦解。2018年宗家編纂年譜時,意外曝光他共有七名子女,除宗馥莉外,其余六人從未公開露面。三名提起訴訟的子女宗繼昌(Jacky)、宗婕莉(Jessie)、宗繼盛(Jerry),均為娃哈哈元老杜建英所生。杜建英1991年加入公司,從普通員工升遷至黨委書記,被老員工稱為“影子夫人”。更驚人的是,2017年一名年輕女員工曾因撫養費糾紛在娃哈哈總部鬧事,后被證實她所育孩子也是宗慶后骨肉。
杜建英
這些隱秘關系與宗慶后打造的“節儉專情”人設形成刺眼反差。他三度登頂中國首富卻總穿幾十元布鞋,公開宣稱“永不裁員”“拒絕資本游戲”,去世時民眾自發用AD鈣奶堆滿總部悼念。而如今,離岸信托、美國籍子女、多段婚外情的曝光,讓曾經的“良心企業家”標簽變得無比諷刺。
法律文件揭開這場爭產大戰的雙線布局。香港法庭上,三名子女要求凍結宗馥莉持有的18億美元信托資產,指控她在宗慶后去世后轉走110萬美元;杭州法院則瞄準娃哈哈集團29.4%股權——盡管該股權登記在宗馥莉生母施幼珍名下,但原告援引《民法典》主張非婚生子女平等繼承權。
宗馥莉手握2020年遺囑反擊,其中明確“境外資產由獨女繼承”。但這份遺囑的見證人清一色是娃哈哈高管,無任何家族成員簽字,法律效力存疑。更復雜的博弈在于娃哈哈股權結構:杭州上城區國資持股46%,職工持股會占24.6%,宗家29.4%的股權若被分割,可能觸發控制權變更。國資股東已緊急成立專班應對,這場家族糾紛正演變為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治理危機。
身處風暴中心的宗馥莉,實則與父親的關系早有裂痕。14歲被送往美國留學期間,杜建英以“監護人”身份陪同,恰與宗繼昌出生時間重合。老員工透露:“有杜建英的場合,宗馥莉從不出現。”2010年她進入娃哈哈后,迅速清洗杜建英派系,關停其掌控的18家工廠,將387件商標轉至個人名下。
她的鐵腕作風引發內部反彈。叔叔宗澤后公開批評她“剛易折”,四名元老董事被踢出局后,員工舉報她“脅迫老干部”“低價強收股權”。而宗慶后生前對女兒接班始終猶豫——直到2023年,父女還因改遺囑爆發爭吵,甚至砸了手機。如今面對同父異母弟妹的訴訟,她更像在守衛一場父親未曾完全托付的江山。
爭產風波已重創企業運營。第三方數據顯示,事件發酵后娃哈哈電商日銷量暴跌50%,直播場次銳減70%。更深的隱患在于股權混戰牽出的國資流失質疑:娃哈哈集團前身為國有校辦企業,經改制后國資仍持股46%。但宗氏家族通過2003年成立的宏勝集團等境外公司,在體系外搭建龐大“私營娃哈哈”,被指轉移集團資源。據報道,娃哈哈集團資產僅占整個“娃哈哈系”的15.67%。
與此同時,職工持股會成為新戰場。2018年宗慶后曾以每股3元回收員工股,遭抵制未果;宗馥莉上任后重啟股權回收,引發集體訴訟。當家族矛盾、國資監管、員工權益三重危機疊加,這家38年的民族企業正站在生死十字路口。
宗慶后離世時,杭州出租車司機陳師傅在電臺里感嘆:“穿布鞋的首富走了,一個時代結束了。”而今再看,他結束的或許只是自己精心導演的劇本。
這場爭產風暴表面是豪門恩怨,實則戳破中國第一代企業家的傳承困局:當“勤儉愛國”的公眾形象淪為遮羞布,當離岸信托與多國籍子女成為標配,所謂民族企業的底色究竟還剩幾分真實?法律終將裁定遺產歸屬,但比340億更珍貴的,是公眾對企業家精神的信任重建——畢竟沒有哪個民族品牌,能靠一地雞毛的家族丑聞走向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