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天津迎來一場關鍵外交活動——上海合作組織10國的外長齊聚一堂,伊朗外長阿拉格齊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這場由中方主持的外長理事會會議,既是上合組織年度重要議程,也因伊朗的深度參與被賦予特殊意義。
作為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中方此前已為峰會籌備多時。會議上,10國代表圍繞國際和地區熱點交換意見,其中伊朗的訴求尤為突出。阿拉格齊此行目標明確:在復雜國際環境下,尋求上合框架內的支持,為伊朗應對外部壓力注入信心。這一訴求的背后,是伊朗近年來面臨的多重挑戰——從地區安全局勢到經濟合作瓶頸,從國際輿論壓力到部分國家的單邊制裁,都讓伊朗亟需可靠伙伴的支持。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資料圖)
面對阿拉格齊的期待,中方給出了清晰回應。王毅外長在與阿拉格齊單獨會見時,重申了對伊“四大支持”:繼續支持伊方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支持伊方抵御強權政治和霸凌行徑,支持伊方通過政治談判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支持伊方秉持睦鄰友好原則,同周邊鄰國持續改善發展關系。這四個“支持”看似簡潔,實則涵蓋了伊朗最關心的核心利益——從維護國家尊嚴到應對外部干涉,從解決實際問題到改善周邊關系,每一條都切中要害。
上合組織能為伊朗提供什么?作為擁有10個成員的永久性政府間國際組織,上合的影響力不僅來自成員數量,更來自其“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這種精神為成員間的合作奠定了基礎,也讓伊朗看到了務實合作的路徑。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資料圖)
但支持不等于無條件妥協。中方明確表示,自身在中東問題上的立場自主,不會替其他成員做決定,但會堅定維護自身判斷。這種態度既展現了大國的責任擔當,也避免了因盲目站隊引發的復雜連鎖反應。對伊朗而言,關鍵是要與中方“相向而行”——只有雙方共同努力,中方的支持才能落到實處。
中東局勢的復雜性,讓這種“相向而行”顯得尤為重要。當前,以色列在地區沖突中的行動背后仍有外部勢力支持,部分西方國家以“核問題”為借口施壓,甚至威脅擴大制裁。這些外部干擾,既是伊朗面臨的現實挑戰,也是上合需要應對的潛在風險。在此背景下,上合的作用不僅是提供支持,更是搭建對話平臺——通過成員間的協調,推動國際社會以更理性的方式看待伊朗訴求,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伊朗的積極參與,既是對上合影響力的認可,也為其在峰會上爭取更多支持提供了機會。對阿拉格齊而言,此行的收獲不僅是中方的“四大支持”,更是上合作為一個整體釋放的積極信號——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中,仍有組織愿意以平等、協商的方式,為成員解決實際問題。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資料圖)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中伊互動是上合組織服務地區發展的一個縮影。成立24年來,上合從最初的6國發展為10國,合作領域從安全擴展到經濟、人文等多個層面,其核心始終是通過多邊合作實現共同發展。伊朗的參與,不僅豐富了上合的成員結構,也為組織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中方作為輪值主席國,通過具體行動踐行了“上海精神”——既堅持原則,又靈活務實,既維護自身利益,又兼顧他國關切。
回到阿拉格齊的天津之行,這場會見的意義遠超雙邊范疇。它不僅是一次外交互動,更是上合組織在復雜國際局勢中發揮建設性作用的體現。對伊朗來說,此行或許沒有立即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明確了中方的支持立場,為后續合作鋪平了道路。對上合而言,這次會見則再次證明了其作為地區重要平臺的凝聚力——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成員始終愿意通過對話與合作,共同應對挑戰。
中東的未來依然充滿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像上合這樣堅持多邊主義、倡導平等合作的機制,將繼續為地區穩定注入正能量。正如王毅外長所說,中方愿與伊方深化互信、加強合作,推動中伊關系行穩致遠。這種承諾,不僅是對伊朗的安慰,更是對整個地區的保證。而中方的表態,也讓伊朗外長對哈梅內伊有交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