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研究生消亡史:當大學講臺容不下一方硯臺
高校藝術學科大撤退,傳統文化傳承遭遇系統性潰敗
河北大學藝術學院一紙公告激起千層浪:2026年起,130100藝術學專業將僅保留藝術理論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研究、美術與書法研究兩個方向擬停止招生。1
這不是孤例。在河北大學校內,教育學院大刀闊斧將七個教育學二級學科合并為一級學科招生;外國語學院宣布英語口譯、日語口譯專業停招;管理學院將多個專業整合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學一級學科框架。
放眼全國,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取消工業設計工程專業,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調整初試科目,多所高校心理學專業將自命題科目改為全國統考。67一場針對“非實用”學科的系統性裁剪正在高等教育領域悄然上演。
01 書法專業:消亡進行時
河北大學藝術學院的美術與書法研究方向停招,是書法高等教育生存危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書法專業的撤退呈現出從本科到研究生的階梯式塌陷。
早在2023年,某省屬師范院校就撤銷了書法學本科專業,理由直白得刺眼:“就業率連續三年低于60%”。而今同樣的邏輯正在研究生教育領域復制蔓延。
書法研究方向的消亡不僅是專業設置的調整,更折射出高校對傳統文化傳承的系統性放棄。當高校以就業率為指揮棒,書法這類無法直接轉化為經濟收益的學科自然首當其沖。
在河北大學教育學院的調整公告中,職業技術教育學、學前教育學等“實用學科”尚能保留研究方向,而少年兒童組織與思想意識教育這樣的特色學科則直接被判“死刑”。2實用主義邏輯正在肢解人文教育的完整性。
02 書法研究生的悖論:十年寒窗,畢業即失業
書法研究生教育面臨的根本矛盾在于:培養周期與就業回報的嚴重失衡。
一位書法碩士的典型成長軌跡令人心酸:6歲開始臨帖,12年基礎教育中堅持每日練字,本科進入書法專業再修4年,考研奮戰1-2年,研究生階段3年鉆研。二十余年的專業訓練,換來的卻是畢業即失業的殘酷現實。
高校書法教師的崗位早已飽和。中小學書法教師編制形同虛設,多數學校由語文老師兼任書法教學。社會書法培訓機構在疫情后倒閉近四成,幸存者更傾向雇傭課時費更低的退休教師。
在河北大學調整后的心理學專碩參考書目中,《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和《心理與教育測量》成為標配,7凸顯了教育評價的量化趨勢。而書法教育的效果難以被量化評估,在績效至上的教育體系中自然被邊緣化。
03 學科優化的真相:成本核算下的斷舍離
高校給出的調整理由總是冠冕堂皇:“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學科特色”。但掀開面紗,我們看到的是赤裸裸的成本核算。
書法研究方向的辦學成本遠高于普通專業:小班教學的生均成本高昂,專業教室需要特殊裝修,筆墨紙硯的消耗品支出持續不斷。更不必說聘請真正有造詣的書法家擔任導師的巨額成本。
反觀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將七個二級學科合并為一級學科招生的改革,2表面是“學科整合”,實質是稀釋專業特色、降低培養成本的權宜之計。當特色學科被納入大雜燴式的培養方案,專業深度必然讓位于通識廣度。
這種調整的惡果已經顯現:某高校將書法專業并入設計學科后,研究生課程中增加了PS軟件課,減少了碑帖研讀課。書法正從文化傳承蛻變為視覺設計的裝飾元素。
04 幸存者的困境:當熱愛遭遇現實
在書法專業全線撤退的寒冬中,仍在堅持的師生面臨著怎樣的生存狀態?
一位書法研究生在知乎上曬出課表:每周12節公共必修課占據大部分時間,專業導師一學期僅能指導3次。學院唯一的老教授退休后,書法課由美術學教師代授,教學內容變成了“書法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停招口譯專業的公告中特別注明:“最終以學校發布的招生簡章為準”。4這種留有余地的表述,暗示著決策者自身對學科調整也缺乏足夠信心。
更令人憂心的是評價體系的扭曲。某高校書法研究生畢業展上,一幅用抖音流行字體書寫的“爆款”標語獲得最高分,而堅持傳統技法的作品卻被批“缺乏創新”。當流量成為評價標準,書法教育的文化根基正在被釜底抽薪。
05 文化傳承的十字路口:效率與使命的抉擇
高校真的應該成為職業培訓所嗎?當河北大學管理學院的學科調整將“數字經濟管理”列為重點方向時,9傳統文化學科的存在空間被進一步擠壓。
在韓國,國立藝術大學仍保留書法博士點并由國家專項資金支持;在日本,中小學書法課由專職教師授課已成常態。而在我們這里,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正在高等教育層面被系統性清除。
書法教育的消亡將產生連鎖反應:書法真跡修復人才斷層,古籍整理工作停滯,傳統文化研究淪為無本之木。更深遠的影響是,我們將失去理解傳統文化的精神密碼——當孩子不再知道中鋒用筆的力道控制,如何體會“屋漏痕”的生命質感?
河北大學研究生院官網的公告結尾總保留著這樣一句話:“實際招生信息以我校屆時發布的招生簡章為準”。10這留有余地的表述,暗示著決策層對這場學科手術也并非全無疑慮。
當書法研究生教育成為高等教育市場化改革的犧牲品,我們失去的不僅是幾個專業方向,更是文化傳承的毛細血管。首爾國立大學至今設有書法博士點,日本中小學專職書法教師占比超七成,而我們祖先留下的墨香,正在大學講臺上漸漸消散。
硯臺里的墨汁可以干涸,但一個民族的精神血脈不該如此輕易斷流。
消息來源:小紅薯:云中鶴,特此鳴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