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作業。姜立峰攝
□馬明舒 本報記者 董新英
眼下正值大豆夏季管理的關鍵時期,在有著“大豆名城”美譽的海倫市,當地農民緊抓晴好天氣,依托現代化農機設備全力開展大豆田間管理作業,為糧食穩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在前進鎮雙泉村大豆種植基地,大豆已到盛花期的關鍵時期。農戶們正忙著進行大面積的第二遍葉面肥噴施作業,他們嚴格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在病蟲害發生前主動施策,為大豆后期保花促莢、防治病蟲害筑牢防線。與往年相比,今年該基地的田間管理呈現出新變化,首次投入使用的國產大型自走式高桿噴霧機讓作業效率大幅提升。“這款植保機噴幅達22米,兩個藥箱裝滿一次能噴施五坰地,設置好自動導航后無需人工操作,就能自動行走完成噴灑,不僅全覆蓋、不漏噴、不重噴,還大大節省了人工和費用。”海倫市軍琢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董偉琢介紹,該機器一天可完成1000畝的噴灑作業,讓田間管理事半功倍。
除了現代化農業植保機械的應用,合作社還建有田間小型自動氣象站,包括“5G+”智慧農業設備系統以及高清智能攝像頭,可實時采集光照、降水、土壤墑情等農業參數,還可通過攝像頭對作物長勢進行實時觀測。這些攝像頭可清晰捕捉大豆葉片顏色、株高、開花節數等細節,結合圖像識別技術,能及時發現作物生長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如葉片發黃、生長緩慢等,實現對大豆生長的精細化管理。同時,當地農技部門組建了8個農技小分隊,深入全市23個鄉鎮,為農戶提供科學用藥、精準用肥等技術指導,并根據降雨天氣情況,及時給出有效的應對措施。
前進鎮東興現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無人機專業飛防大隊,成為田間管理的重要力量。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趙長松介紹,目前該合作社共有45臺套大疆T60型號無人機,專業技術飛手27人,不僅完成自家合作社的飛防作業,還為全鎮及周邊鄉鎮提供服務。“這些無人機可幫了我們大忙,相比傳統人工,無人機飛防效率提高50倍以上。2025年作業隊飛防作業面積預計可達到50多萬畝,實現利潤100余萬元。”趙長松感嘆道。按照噴施作物需求,將配比攪拌后的生物制劑加入植保無人機后,工作人員只需操控手柄,無人機便按照預設的航線與高度開展噴灑作業。
今年,海倫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451.9萬畝,其中大豆216.4萬畝、玉米179.8萬畝、水稻55.2萬畝。在種植過程中,當地在選育良種的基礎上,積極推廣農機、農藝、良法相結合的現代種植技術,包括大機器精量播種、科學田間管理、大壟密植等,全力提高大豆、玉米等農作物單產,為全年糧食穩產豐收筑牢根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