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入伏不補,秋冬受苦”,這話真不是唬人。三伏天里,我們總貪圖空調涼風、冷飲冰品,無形中卻讓身體里的“陽氣”悄悄溜走不少。等到秋風一起,便容易手腳冰涼、精神不振,甚至小病不斷。所以,趁著入伏,我們該好好“扶扶陽氣”,給身體加把勁兒!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款家常又應景的“扶陽”美食,溫補不燥,助你補陽健脾,順順當當度過這炎炎夏日。
一、小茴香拌花生米
做法:
1、小茴香菜摘去老根老葉,洗凈后細細切碎,放在大碗里備用。
2、嫩豆腐輕輕捏碎成小塊(不要太碎,保留點口感)。
3、將碎豆腐、炸花生米倒入茴香碎中。
4、淋入適量香油,撒上一點鹽(鹽別多,花生米本身有咸味)。
5、用筷子輕輕拌勻即可。講究點的,花生米可以等吃之前再拌進去,保持酥脆。
茴香菜自帶一股獨特的辛香,中醫里它可是溫腎散寒、理氣和胃的“小能手”,特別適合喚醒被冷飲“凍住”的脾胃。花生米香脆補益,豆腐清爽嫩滑,三者一拌,口感豐富極了。
二、羊肉餃子
做法:
1、熬蔥姜水:姜切片,蔥切段,與花椒一起放入小碗,沖入大半碗熱水,浸泡20分鐘左右,讓香味浸透。
2、羊肉餡放入盆中,分多次加入過濾出的蔥姜花椒水(每次加少量,順一個方向攪打至肉餡充分吸收水分,變得粘稠上勁)。
3、加入適量鹽、生抽、香油調味(喜歡味道濃的可以加少許白胡椒粉)。
4、取適量調好的羊肉餡放在餃子皮中央,包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5、鍋中水燒開,下入餃子,點三次涼水,煮至餃子浮起熟透即可撈出。
羊肉性溫,是補虛勞、益氣血、溫中暖下的“大補”之品,尤其適合三伏天里陽氣耗散過多、體虛怕冷的人。用蔥姜花椒水去膻提鮮,打水后的肉餡格外鮮嫩多汁,一口咬下去,肉香四溢,湯汁飽滿。
三、冬瓜排骨湯
做法:
1、排骨斬小塊,冷水下鍋,加入姜片、少許料酒(去腥),大火燒開,煮出血沫(約2-3分鐘),撈出排骨用溫水沖洗干凈(這一步叫“飛水”,湯更清)。
2、處理好的排骨放入湯鍋,加入足量熱水(務必是熱水,湯更濃白),放入幾片姜。大火燒開后轉小火,蓋上蓋子慢燉1小時左右(時間看排骨軟爛程度)。
3、燉排骨時處理冬瓜:去皮去瓤,切成稍厚的塊(燉煮不易碎)。
4、排骨燉軟爛后,放入冬瓜塊,繼續燉煮15-20分鐘,至冬瓜變透明熟軟。
5、最后根據口味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喜歡更清爽的可以撒點香菜末。
冬瓜性味甘淡微寒,是清熱解暑、利水祛濕的頭號功臣,能很好地平衡排骨的溫性。豬排骨則提供優質蛋白質和滋養力量,補而不燥。這湯燉出來,清澈不油膩,排骨酥爛脫骨,冬瓜入口即化。
入伏之后,飲食上這“扶陽”的功夫可別落下。茴香那抹綠喚醒脾胃,羊肉的溫厚夯實根基,冬瓜的清潤滌蕩濁濕——這三樣食材,看似普通,卻深諳順應天時、調養身體的古老智慧。它們不張揚,卻能在熱氣蒸騰的伏天里,默默為身體積蓄能量,溫煦中焦,驅散寒濕。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