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教室調算法,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低空無人機團隊的學生下午就能在張江實施試飛。這得益于立信上川路校區創業園與金融數據港“雙基地”貫通,隨著日前“立信-金融數據港一站式青年科創中心”在浦東正式啟動,高校實驗室對接企業真實需求,創業項目在產業園區中落地生長,校企共創的“產業場景化創業孵化”示范基地進入實質運營階段。
在傳統創業孵化中,大學生項目常面臨“技術與市場脫節”、辦公場地難尋等困境。科創中心創設的“企業命題池”機制,則將整合金融數據港內多家頭部企業力量定期發布產業痛點,由立信師生組隊“揭榜解題”。這座1328平方米的創新空間,構建起“學校-園區-企業”三方共育的創業生態。
AI創新中心4樓的獨立辦公室和實驗室里都是學生們忙碌的身影。而隔壁會議室里,“君榆芯安理付”項目正在路演。“辦公-實驗-路演”的一體化空間,也是金融科技產業的“微縮場景”。金融數據港聯動相關企業提供算力支持,此外還協助項目辦理浦東新區入孵企業認定等,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啟動儀式現場,金融數據港與入駐項目簽訂成長協議,形成獨特“三維支撐體系”——從知識鏈到人才鏈,學校將科創中心納入大學生創業空間延伸體系,金融科技學院運用《金融科技前沿》課程邀請企業高管走進課堂講授真實案例;從技術鏈到產業鏈,園區建立“項目-資本-產業”對接通道,通過定期“企業出題”揭榜掛帥,開展大學生創新項目路演,促成校企合作落地;從政策鏈到服務鏈,在金融數據港牽頭下,聯動各支持單位,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從工商注冊到專利申報的全流程代辦。
據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韓國飚介紹,浦東新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從場地支持、資金扶持到生態構建,為青年科創者打造了“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后續,張江集團將全力支持中心發展,攜手各方構建“孵化-加速-產業化”的閉環體系,讓更多“實驗室里的想法”變成“市場上的產品”。
在科創中心的服務鏈條內,大學生通過導師輔導不僅可以開展創新創業,還能完成畢業實踐,同時,這也是一次就業輔導與對接的契機。
啟動儀式現場,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王軍華講述的一段關于立信老校長潘序倫創建“三位一體”辦學模式的故事引起大家共鳴。“潘先生當年打破‘閉門教書’的傳統,今天高等教育正邁入‘創新型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側改革’雙向奔赴的新階段,高校謀劃編制深化綜合改革方案,需要打破‘實驗室與產業’的圍墻。”王軍華勉勵立信學子將個人、團隊的創新創業與區域發展、社會發展相結合。
原標題:《帶著創新實力去“鄰居家”創業 立信攜手金融數據港創造青年科創新生態》
欄目編輯:陸梓華 題圖來源:立信供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易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