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又是一個周六。
是不是很期待“0元購”的到來?
從肯德基的“瘋狂星期四”到0元奶茶的“瘋狂星期六”,轉變得如此之快,這個“中國互聯網史上規模最大的補貼戰”,目前還看不到停戰的可能。
在剛剛過去的兩個周六,美團的日均單量先后突破了——1.2億、1.5億;淘寶閃購聯合餓了么宣布,日訂單量再次突破8000萬創新高。隨著淘寶閃購日訂單從1000萬、4000萬、6000萬到8000萬新高,市場的日訂單總量也迅速攀升超過2億單。
在第二個回合的大戰之后,美團的王莆中在接受媒體的采訪中,表達了三個觀點:1 外賣的利潤其實很薄,不值得阿里、京東投入重金爭搶這個市場;2 美團有實力與這兩家公司競爭到底,但這種競爭沒必要,大家各自做好自己的市場就行;3 希望停火。
王莆中喊話,說這樣的“卷”在傷害行業,也沒有意義,最終只剩下泡沫。這些言論,也被看做是美團想要停戰的信號。
那么這場“補貼戰”會不會在短期內結束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對于阿里和京東而言,這場戰爭不是沖鋒,而是狙擊戰,既然是狙擊戰,就沒有短時間結束的可能。外賣是美團的腹地,京東試圖通過進攻對方腹地,拖慢美團進入“閃送”或“即時零售”戰略實施的步伐。“閃送”是京東看好的電商業務延伸方向,京東已經多次試點,例如京東送藥已經形成了規模。同時“閃送”也是美團外賣的延伸,為集中精力,美團甚至停了大多數城市“次日達+自提”模式的“美團優選”。
從阿里的角度來看,如果這場大戰只有美團、京東參戰,餓了么的存在感會愈來愈低,同為主力電商平臺的阿里不可能眼巴巴地看著“即時零售”市場被這兩家瓜分,阿里只能迎戰。因此,阿里參戰的不是餓了么,而是淘寶、支付寶、餓了么等,誰也沒想到,京東大舉進入外賣,使得阿里巴巴這幾個松散的業務,重新粘合在了一起。對于阿里和京東而言,其戰略目標是搶占未來十年的本地生活 “基礎設施層”,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眼下的虧損仍然劃算。而且,巨大的前期投入制造了“沉沒成本”陷阱,正如一位市場人士所言,“不持續投入,之前投入的錢就是白花。”此刻停火,意味著,阿里、京東承認數百億投資的失敗。
當然,美團也不能輕易的退出。美團核心領地和利潤來源正被圍攻,任何示弱都可能是致命的。在它的計算里,此刻和平的代價,是未來的生存空間。所以,別看王莆中怎么大倒苦水,但讓美團先停下來也是不可能的。何況,這場大戰,綁定著太多商業之外的因素,比如王莆中所說“創始人的創業激情疊加高管的個人意愿”,倘若外賣大戰的結束,被看做是“創始人”或者“高管”的失敗,那么他們就要承擔來自組織的壓力。這樣的壓力,京東方面也是有可能承擔的比美團更重,畢竟劉強東前期的各種血性話語言猶在耳。
這場大戰,表面看打得熱鬧的是外賣,實際是三個寡頭之間在瓜分“閃送”市場。經濟學上,寡頭競爭的特點,本來就是瓜分市場的低價激烈競爭和市場份額穩定時的高價協同同時存在。從這個角度來說,“0元送外賣”出現不意外,也不會持久,但三家停火,目前遠未到時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