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隊友竟成最強大腦?
“壞”狐貍被迫當媽?
鴨子扛起圣誕重任?
這部豆瓣8.2分,橫掃法國凱撒獎、盧米埃電影節,入圍奧斯卡的法國動畫電影《大壞狐貍的故事》,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
《大壞狐貍的故事》電影海報
周六上午9:55,電影頻道和你一同走進充滿法式諧趣的小世界,感受那份純真與溫暖。
當大多數動畫追求視覺奇觀時,《大壞狐貍的故事》顯得別具一格。
這部由本杰明·雷內和帕特里克·英伯特聯合執導的佳作,改編自本杰明·雷內導演榮獲2015年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最佳少兒漫畫獎的同名繪本。
導演說:“
我一直想在我的作品中通過構造一個原始的、自然的基調來展示表現力、幽默和節奏。”

從繪本到銀幕,《大壞狐貍的故事》延續了其一貫的藝術風格和情感內核。
在《大壞狐貍的故事》里,沒有好萊塢式的CG特效和復雜劇情,而是以清新簡約的二維水彩畫風,通過舞臺劇的形式,串聯起三個溫馨而滑稽的法式農場故事。
在第一個故事里,小豬與小伙伴意外接手了護送人類寶寶回家的任務。
這個源于西方送子鸛傳說的故事,通過三個性格迥異的動物護送嬰兒的公路冒險,展現了友誼與責任的真諦。
途中偶遇的會說中文的眼鏡猴,很難不讓我們感到意外和驚喜。
第二個故事里,非傳統的親子之愛則體現得更深厚。
一只想吃雞卻不夠壞的狐貍,陰差陽錯成為了三只小雞的“媽媽”。無論狐貍怎么解釋,如何恐嚇小雞,他們都不怕,甚至還誤認為自己也是一只天不怕、地不怕、專門吃雞的大壞狐貍。
這個顛覆傳統童話設定的故事,不僅挑戰了自然法則,更觸動了觀眾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第三個故事中,鴨子和兔子誤以為自己“殺死”了圣誕老人(實則是塑料玩偶)。于是,他們決定肩負起派發禮物的重任。
這個充滿圣誕魔法的故事,是對童真與傳統的守護。
除了清新自然的畫風,《大壞狐貍的故事》最令人耳目一新的,莫過于它對傳統動物角色刻板印象的顛覆與重塑。
在這部電影中,沒有絕對的善與惡,每個角色都在生物本能與后天情感間掙扎,最終往往是善良與溫柔占據了上風。
小豬這一角色徹底打破了人們對豬懶惰愚蠢的固有印象。
它是農場里的智者,是問題的解決者,是永遠為朋友操心的“老母親”。
狐貍的形象顛覆則更加徹底。
當它意外成為三只小雞的“媽媽”后,生物本能與母性情感展開了激烈拉鋸。
最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人性化的狐貍——它會為了保護孩子與大灰狼對抗,會為了陪伴小雞甘愿成為農場雞群的“反擒拿訓練工具”,甚至寧愿自己啃蘿卜也不愿傷害小雞。
其他角色同樣充滿了令人驚喜的反差。
外表兇悍的看門狗實則慈祥。
母雞不再是弱小的受害者,而是敢于挑戰生物鏈的強悍母親。
大灰狼雖是傳統反派,卻有著忠于朋友的另一面。
這些顛覆性的角色塑造,不僅帶來了新鮮的笑料,更傳遞了一個深刻信息:
生命無法被簡單定義,每個靈魂都有多面的光彩。
其實早在5年前,導演本杰明·雷內就在《艾特熊和賽娜鼠》中展現了同樣的創作智慧。
這部同樣榮獲凱撒獎最佳動畫長片的作品,用最溫柔的方式告訴我們:偏見可以被打破,天性可以被超越。
影片構建了一個熊與老鼠世代為敵的童話世界。當其他人都固守著“熊鼠不兩立”的教條時,艾特熊和賽娜鼠卻打破了種族間的隔閡,萌生出真摯的友誼。
無論是《大壞狐貍的故事》還是《艾特熊和賽娜鼠》,都在告訴我們愛與理解,是最強大的力量。
周六上午9:55,電影頻道將為您播出動畫電影《大壞狐貍的故事》。
讓我們一同在笑聲中,回味那份純真!
你最喜歡哪個動物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