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列強,是靠殖民起家的。由于奧斯曼土耳其霸占著歐亞陸上交通,所以不少歐洲列強,開始向大海進發。
最早起家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也是西班牙。緊接著荷蘭也向海洋發起了進攻,成為了海上馬車夫。
后來居上的海上殖民列強便是英法了。由于航海技術較為成熟,再加上有前輩探好了路,所以英法開辟殖民地的速度相當快。
到了一戰之前,英國已經是擁有3000多萬平方公里海外殖民地的超級大國了,當真是日不落帝國。法國也不遑多讓,在海外也有1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
沙俄和英法的殖民之路,幾乎是同時進行的
其實老牌的歐洲列強中,實力比較強悍的,除了英法以外,還有沙俄。很多人忽略沙俄,主要是因為沙俄的海軍不夠強大,所以他們常常只能通過陸軍來開辟殖民地。
那時候德國還沒有崛起,等到普魯士統一德意志以后,發現海上被英法占光了,陸地上沙俄又占了大多數。他們當然心理不平衡,只有通過戰爭,才能獲得更多殖民地。不過德國和沙俄一樣,長于陸軍,海軍也不怎么樣。一戰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爆發的,說到底就是帝國主義之間爭奪殖民地的一場大戰。
在搶奪殖民地的過程中,沙俄一點也不比英法差,因為他們不僅可以向西擴張,而且還能向東擴張。
英法在海外搶奪殖民地,開始于16世紀后期,,其實沙俄也一樣。
1581年,在沙俄的允許之下,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派遣葉爾馬克帶領840人的隊伍,翻越烏拉爾山脈,開始了他們向東擴張,征服殖民地的計劃。花了17年時間,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拿下了西西伯利亞平原偌大的草場。
正是這一軍事行動的成功,讓沙俄嘗到了甜頭,于是一發不可收拾,沙俄向東擴張的步伐,再也沒有主動停止過。
1598年到1643年這段時間,沙俄開始向西伯利亞東部、南部進一步擴張。1604年建立托木斯克城堡,1628年建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城堡,1632年征服雅庫特人,建立雅庫茨克城堡,1639年已經擴張到了東亞的鄂霍次克海沿岸。
從1643年開始,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以及貝加爾湖一帶。1656年,沙俄征服布里亞特人,并于1661年在貝加爾湖畔建立了伊爾庫茨克城堡。
在此期間,沙俄多次入侵黑龍江流域,最終于1685年前后與清朝大戰兩個回合后,退出了黑龍江流域,并且與清朝于1689年簽訂《尼布楚條約》,1727年簽訂《布連斯奇條約》,從而確定了雙方在東部和中部的邊界。整個外蒙以及外東北,都劃入了中國勢力范圍。
不過到了1858年,沙俄卷土重來,再犯黑龍江流域,終于還是占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外東北地區100多萬平方公里。
1847年到1885年,沙俄又相繼征服了中亞幾個汗國,拿下了這里4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片土地,也就是如今中亞五國的地盤。
巔峰時期的沙俄,坐擁2288萬平方公里,雖然比不上英國,但已經穩坐世界第二大列強的寶座了。所以說,沙俄征服殖民地的歷程,一點也不比歐洲其他列強差。只不過他們主要通過的是陸軍來征服殖民地,而且多數殖民地被俄國保留住了,因此往往被人故意給忽視了。
二戰過后,英法吐出了幾乎所有殖民地
一戰之前,就是一個搶地盤的時代。這無話可說,因為那時候沒有所謂的國際秩序,只要你拳頭硬,就能搶到更多的地盤。
當然了,事情落在自己頭上,情況肯定就不一樣了。你總不能傻到,人家搶了你的地盤,滅了你們的先民,你還要為他們說好話,強調那本來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吧?這不是吃里扒外又是什么?被傷害的人,為施暴者說好話,學術上稱之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癥,因為他們很享受這種被傷害的過程。
不過我現在發現,斯德哥爾摩綜合癥已經不是最令人無語的了,最令人無語的是,他們明明自己就是受害者,不僅要為施暴者搖旗吶喊,而且還要悲天憫人地去同情其他被不同施暴者傷害的人。比如說同情印第安人,同情巴勒斯坦人,偏偏對自身受到的傷害,感到很享受,而且禁止別人說施暴者的壞話。希望學術界盡快給這類人也下一個定義,暫時沒有的話,那我暫且起個名字:談俄色變綜合癥。
一戰是殖民者之間的一場大混戰,是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中,沙俄崩盤、奧匈帝國崩盤,奧斯曼帝國崩盤。
英法作為戰勝國,不僅沒有損失殖民地,而且還瓜分了大量奧斯曼帝國、德國的殖民地。比如說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以及奧斯曼帝國在阿拉伯的殖民地。
至于沙俄的殖民地,英法也嘗試著搶過,畢竟沙俄中途退出,導致協約國損失慘重。不過蘇俄崛起后,保住了這些殖民地。
二戰歐洲部分是對一戰后瓜分世界的方式表達不滿的一場戰爭,憑什么英法搶了這么多地盤?德國就是不服。
二戰過后,雖然德國再次戰敗,但是英法也被打了個稀巴爛,他們在二戰以后,失去了和美蘇較勁的實力,只好慢慢吐出了幾乎所有殖民地。
但是俄國就不同了,由于蘇聯成了二戰后的超級大國,他們不僅保住了原來的殖民地,而且還開辟了大量新的殖民地。不得不說,俄國是真心命好,一戰、二戰都沒能把它給搞散架了。
東亞唯一的歐洲殖民列強,只剩下了俄國
東亞、東南亞地區,向來都是歐洲列強們爭相搶奪的殖民地所在地。沙俄占了外東北、外西北151萬平方公里。蘇聯占了外蒙、唐努烏梁海181萬平方公里。
英國占了香港、緬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葡萄牙占了澳門,法國占了越南、老撾、柬埔寨。
不過二戰以后,英法等歐洲列強,相繼吐出了在東亞、東南亞所占領的殖民地。唯獨俄國,從未離開過。
事后我們會發現,英法所占領的殖民地上,殖民者永遠都是少數人群,被殖民的當地人口越來越多,成為了當地絕對的主體人口。比如說香港回歸的時候,中國人擁有600多萬。
法國的情況也一樣,越老柬的主體人口,始終都是當地人,而不是移民過來的法國人。所以英法被趕走的時候,是有群眾基礎的。誰愿意一直被人家當二等公民來對待呢?
反觀沙俄的殖民地就不同了,當地的原住民基本全部都被替換成了俄族人,因為他們真切地明白,俄族人口,才是真正的基本盤。只有基本盤穩定,那么這片殖民地才能真正成為俄國的領土。
所以沙俄時期,才會發生將外東北原住民大批扔進黑龍江的情況,蘇聯時期,才會發生清洗亞裔遠東居民的情況。兩波操作過后,遠東地區自然只剩下了俄族人。這還是因為比較靠近邊境,被大家知道的情況,那些西伯利亞腹地的原住民,究竟經歷了什么,誰也不會知道。
目前,英法走了,葡萄牙也走了,唯獨俄國自從征服了東亞的殖民地后,再也沒有離開過。
海參崴是征服東方的象征
海參崴的俄文名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征服東方或者統治東方。如今這里是俄國在遠東的軍事、經濟、科技中心,也是遠東第一大城市。
不過,相對于俄國歐洲部分的城市,其實海參崴是排不上號的。因為俄國始終將資源主要投入到莫斯科、圣彼得堡等歐洲部分城市的建設,頂多再投資一下西西伯利亞平原上的城市,諸如新西伯利亞、秋明等。
至于遠東,俄國是舍不得投入太多資源來建設的。因為遠東說到底只是殖民地,未必就能長久地掌握在他們手里,盡管這里基本都是俄族人,他們依舊沒有把握。他們更愿意將這里當成他們征服東方的一個橋頭堡。自身虛弱的時候,這里按兵不動。一旦自身強大了,這里就成了他們在東方攻城略地的根據地。
當然了,如果有外來資金愿意幫他們白白發展這里,那是最好的。就看有沒有人愿意上鉤了,他們倒是不介意有人做好事只留個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