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女籃亞洲杯打到這個節骨眼,誰都別急著拍胸脯認“大姐大,擺在中國、日本、澳大利亞面前的懸念,真比小組賽的分差還要讓人心跳加速,你說中國3連勝,凈勝分也不算少,可一看澳大利亞那邊,直接把日本都按在地上摩擦,奪冠概率直接飆到40%,中國這邊反倒只有35%,日本更慘,才12%,這數據一出來,球迷瞬間炸鍋,難不成中國女籃這波全勝開局還不被看好,難道張子宇、韓旭的“雙塔真頂不過澳洲的鐵桶防守嗎,現在真到拆解局面的時候了。
先說說中國隊,真要是只看陣容和前三場的表現,誰還會懷疑這幫姑娘的硬實力,張子宇,18歲,2米27,300斤,這身材放到女籃就是開掛級別,賽場上真就是一根“擎天柱,你要說新西蘭那幫姑娘怎么防,估計只有抱著大腿一起起跳了,別看她不是首發,場均得分效率直接拉滿,對印尼13分,對韓國18分,對新西蘭12分,命中率高得離譜,81%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關鍵她還年輕,未來可期,韓旭這邊也不含糊,2米05,去年的亞洲杯MVP、得分王、蓋帽王,經驗在那擺著,小組賽對韓國直接18分12籃板,還拿了MVP,場均數據也穩在13.3分7.3籃板,命中率65.3%,這倆人內線一站,基本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外線有楊力維、楊舒予“雙楊姐妹,還有王思雨,個個都是能突能投能傳的狠角色,隊伍整體沒有那種“全靠超人發揮的風險,拼的就是團隊和執行力。
但問題來了,為什么中國女籃這么強,數據也好看,奪冠概率還不是最高,核心矛盾其實在對手和打法上,澳大利亞今年就是“老大難,三場球,場均得分比中國還多,第一場115-39打爆菲律賓,第二場113-34輕取黎巴嫩,第三場直接把日本摁住,79-67,凈勝分167,防守強度全亞洲天花板,論身體對抗和聯防體系,中國女籃真要碰上澳洲,內線優勢再大也容易被消耗,別忘了,新西蘭那場張子宇就被多點包夾限制得挺明顯,出手次數都下來了,要是澳大利亞用同樣辦法死纏爛打,再加上她們外線速度快,換防無縫銜接,中國隊真得多點應變,不能只靠“大打小吃飯。
再說日本,別看數據冷冰冰的才12%概率,人家三分球是真的有點東西,風格和韓國挺像,小個陣容,節奏快,三分準,前面幾場命中率嚇人,理論上中國女籃只要守住外線,利用內線優勢“以大欺小,確實有機會拉開分差,可惜籃球不是1+1=2,打日本這種外線拉開、速度快的隊伍,節奏一旦被帶亂,容易出現失誤和外線空位投籃,防到最后一秒都不能松懈,去年亞洲杯中國雖然拿下了,但誰敢說今年日本不會“冷著冷著突然爆發,畢竟三分這種東西,真不講道理。
當然,球迷最掛心的還是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直接對線,三場比賽,中國總得分286,凈勝107分,澳大利亞307,凈勝167分,表面看澳大利亞更猛,可也不能全信數據,畢竟分組不同,對手強弱有差距,澳大利亞小組賽對手整體偏弱,拉分容易,可真正硬碰硬還得看關鍵時刻的抗壓能力和臨場調整,中國女籃其實有點“慢熱,前幾場更多像是在試陣容和找節奏,到淘汰賽真刀真槍的時候,能不能頂住澳大利亞的高壓防守和節奏,才是最大看點。
外界爭議其實也在這,很多人覺得中國女籃雖然身高體重碾壓,配合也好,但一到節奏快、包夾多的情況下,容易攻防脫節,尤其是內線被死纏爛打時,外線要是打不開,可能就陷入“高個困局,這時候就看楊舒予、王思雨能不能站出來,拉開空間、給對面點顏色看看,反過來說,澳大利亞雖然防守強,進攻也穩定,但遇到中國這種雙塔+外線多點開花的組合,真就穩勝嗎,這里面的變數比天氣還多。
說到底,數據歸數據,概率歸概率,比賽打到這個份上,靠的還是臨場狀態和心理素質,誰能頂住壓力,誰能在關鍵球上不手軟,誰才是真正的贏家,別忘了,去年杭州亞運會中國女籃74-72險勝日本,韓旭就是MVP,這幫姑娘不是沒見過大場面,關鍵時刻能不能再來一把“絕殺,全看臨場反應和教練組的調整,澳大利亞雖然風頭正勁,可真拼到最后,不見得穩吃中國,畢竟女籃這些年也不是白練的。
最后一句話,亞洲杯這把,中國女籃絕對有實力和底氣去沖擊冠軍,別被概率嚇住了,也別把對手神化,打出自己的節奏,能進能防,真就有機會把澳大利亞拉下馬,網友們別急著對噴,等著看球,點贊回懟都留到終場哨響再說,此刻就一句——誰敢說中國女籃沒機會,咱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