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科又回來了,而且是那種不聲不響憋了個大招的回歸,這次不是直播帶貨,也不是綜藝作秀,而是直接以自己名字命名,一手操辦了一場“全民乒乓球爭霸賽,你說他是不是還頂流,這事擱誰身上都挺難辦到,偏偏張繼科就能讓一場地方賽事直接帶起全國熱度,光報名就擠爆,1200多人,跨度從五歲娃娃到花甲老爺爺,光這場面,已經足夠讓不少體育圈同行側目了。
但問題來了,他真能靠這場比賽把乒乓球的群眾基礎再往上拔一層嗎,還是說,這又是一場“情懷+流量大于實際競技含金量的熱鬧?張繼科這幾年過得不算順利,2023年那場輿論風波,社交媒體一度對他各種“對噴,甚至連和景甜的戀情都被反復翻出來攪局,很多人以為他會就此徹底淡出視野,沒想到今年他不僅在寧波當起了技術顧問,線上教學也做得風生水起,最夸張的是,他的《張繼科乒乓球大師課》上線15天銷售額破170萬,賬號粉絲漲得飛快,這個數據擺那兒,至少說明他在普通愛好者群體中依然有巨大的號召力,哪怕不是職業圈子那一撥人,張繼科的“帶貨能力還是沒有掉線。
說回這次的張繼科杯,賽制和獎金都挺有看頭,15萬總獎金,成人組冠軍3萬,對業余選手來說,這絕對是“真金白銀的誘惑,組別分得也夠細致,小學、初中、高中、成人全都有,哪怕你只是剛學會握拍的小朋友,或者已經頭發花白的老球迷,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賽道,這種分組方式其實挺巧妙,既降低了參與門檻,又能保證比賽的公平性和觀賞性,最關鍵的是,張繼科本人全程親力親為,籌備、宣傳、甚至決賽解說都要親自上陣,這種“自己下場帶節奏的操作,明顯比單純掛個名頭要走心不少。
當然,這場比賽的另一個亮點就是“情懷牌打得很足,開幕式請來了恩師蔡振華,老蔡在中國乒乓球的地位不用多說,帶出過多少冠軍,張繼科就是他一手重新撿回來的,師徒情誼這事本來就容易煽情,關鍵是蔡振華還能親自開球,等于把乒乓球的“黃金一代情懷和現在的流量一鍋端,現場氣氛很難不熱鬧,網友們也都在點贊回懟,有人覺得這是情懷回歸,也有人說“別玩票,真刀真槍上場才叫頂流,但這些爭議恰恰讓張繼科這場賽事更有話題度。
不過冷靜下來想想,張繼科杯到底能帶來什么?推動乒乓球大眾化沒錯,但全民賽事這幾年也不是新鮮事,馬龍、王勵勤這些老將也干過類似的推廣,甚至各地體育局、俱樂部每年都有各類“全民乒乓比賽,張繼科這次的不同點在于個人IP的加持和互聯網聲量的放大,特別是他在短視頻平臺的影響力,拉了一大波原本對乒乓球沒興趣的路人粉,現在你打開小紅書、抖音,隨便搜下乒乓球教學,十條有七條都是張繼科的教學片段,這種“線上種草,線下參賽的閉環,在體育推廣領域其實挺稀罕。
但競技層面,難免有人吐槽這類比賽的含金量,畢竟不是專業運動員之間的對決,更多的是業余玩家一展身手,偶爾能看見“民間大神爆冷,但整體水平參差不齊,觀賞性上肯定不能和職業大賽比,不過說到底,這場張繼科杯本來就不是沖著“世界冠軍去的,更多是讓乒乓球這項國球從“核心圈層走向更廣泛的普通人群,說白了,就是把“體育娛樂化做得更有煙火氣,能不能出人才是一回事,先把熱度拉起來,這也是一種現實選擇。
其實這兩年乒乓球在社媒上的存在感一直不差,張繼科的個人經歷又自帶戲劇性,他從低谷到回歸,既有“擺爛也有逆襲,經歷了網絡暴力、感情風波、輿論拉扯,還能靠線上教學和自建訓練基地東山再起,這種“自救故事本身就很帶感,他在杭州臨安的基地今年7月剛開放,計劃只收50個學員,親自把關篩選,態度夠嚴肅,目標也很明確——為中國乒乓球培養后備人才,這種扎根一線的做法,倒比那些“走流程的推廣活動更有說服力。
至于張繼科能不能靠一場比賽徹底“翻身,讓乒乓球再次全民狂歡,這事短期內很難有定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現在的他,確實不是只靠“冠軍光環吃老本的那種人,他選擇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依然熱愛乒乓球,也愿意讓更多人加入這項運動,哪怕外界爭議不斷,他也沒選擇“擺爛或者沉默,而是主動找回場子,這份勁頭,擱誰身上都值得點贊。
現在張繼科杯明天就要開打,不管你是沖著獎金去的,還是沖著偶像去的,這場全民賽事都值得關注,既是一次體育推廣的嘗試,也是張繼科本人的又一次自我證明,能不能再造乒乓熱潮,大家拭目以待——至少,這個夏天的杭州臨安,會因為一個叫張繼科的人,又熱鬧起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