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因涉嫌發動內亂案第11次庭審當天,因健康問題未出庭。這是他7月10日被拘留后第二次缺席庭審。
尹錫悅最近的日子不好過。7月10日凌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以“擔心銷毀證據”為由簽發逮捕令,這位64歲的前總統從拘留所被直接押回看守所。算上1月那次被捕又釋放,這已是他半年內第二次失去自由。法院批準逮捕的同時,特檢組也沒閑著——7月16日當天,他們對前國家情報院長趙太庸的住宅等8處地點展開扣押搜查,動作快得像連軸轉。
尹錫悅(資料圖)
尹錫悅現在被限制得更嚴了。特檢組7月16日明確要求,他被起訴前只能見律師和家屬,其他訪客一概不讓進。看守所里條件有限,尹錫悅的律師對外稱他“體力惡化”:長期吃糖尿病、高血壓藥,被拘留后出現眩暈癥狀,連爬樓梯都困難。律師還抗議說,特檢組接手案件在韓國司法史上沒先例,嚴重影響了尹錫悅的公正審判權,甚至放話“特檢組不退庭,尹錫悅就不出庭”。法院那邊倒沒松口,只說要是健康問題就提交證明,質疑特檢組得走合法途徑,還催著律師勸尹錫悅配合。
特檢組的動作可不止這些。他們盯上的不只是尹錫悅本人,還有他背后的勢力。尹錫悅被指控的罪名從最初的內亂罪,一路加碼到外患罪、叛國嫌疑。內亂罪在韓國有期徒刑起步,要是加上叛國罪,最高能判死刑。具體指控里,尹錫悅被指曾指示總統警衛持械阻撓公調處執行逮捕,教唆刪除保密通話記錄,偽造戒嚴令解除后的文件,甚至派無人機挑釁朝鮮制造戒嚴借口。這些事要是坐實,哪一條都夠他喝一壺的。特檢組給了20天時間調查,這段時間尹錫悅的日子只會更難熬。
尹錫悅(資料圖)
尹錫悅背后的國民力量黨,是韓國親美勢力的大本營。這些年美國在韓影響力漲了不少,李在明上臺后第一個要啃的硬骨頭就是這股勢力。他指控國民力量黨在戒嚴事件中集體缺席涉嫌違憲共謀,表面是針對尹錫悅,實則是敲山震虎——讓這個親美政黨趕緊“棄車保帥”,別再擋他的改革路。
更關鍵的是,李在明想給韓國政治生態“換血”。他希望通過這輪清算,徹底摧毀尹錫悅的政治根基,讓更多中間派和改革派上位,為后續政策鋪路。韓國外交路線偏美已久,李在明一直想往中立方向調,可親美勢力卡著脖子,不把這些“障礙”清掉,改革根本推不動。
尹錫悅的健康問題,成了這場政治博弈里的新變量。律師說他連上樓梯都費勁,法院卻要求提交健康證明才能不出庭。要是真查出嚴重健康問題,特檢組的調查會不會暫緩?審判會不會推遲?這些問題現在都沒答案。但對尹錫悅來說,不管健康如何,政治生命基本已經進入倒計時——內亂罪最高無期徒刑,加上叛國嫌疑,就算最后沒判死刑,牢底坐穿也是大概率。
尹錫悅(資料圖)
韓國政壇的這場“清算大戲”,表面是權力斗爭,背后是不同勢力的角力。李在明急著“清場”,尹錫悅困在看守所里,親美勢力蠢蠢欲動,普通民眾看著這場戲卻越來越迷茫:政治斗爭沒完沒了,政策朝令夕改,到底什么時候是個頭?
特檢組的20天調查期,既是尹錫悅的最后機會,也是韓國政壇的關鍵節點。等調查結果出來,不管是尹錫悅徹底倒臺,還是李在明達成目標,這場“青瓦臺魔咒”的新劇情,都得有個了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