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大理市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市殘聯、市紅十字會、市醫保局走進鳳儀鎮石龍村,開展“蒼洱同心”關心·關愛殘疾人 群團“聯盟”志愿服務活動,為殘疾人及其家屬送去政策溫暖與實際幫扶。
活動現場,殘聯工作人員積極行動,圍繞殘疾人康復、殘疾人證辦理、困難重度殘疾人居家無障礙改造,以及“陽光家園”計劃中精神、智力、重度肢體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等政策,進行了細致宣講與解讀,讓殘疾人及家屬清晰了解權益保障內容。
市醫保局同步發力,通過發放醫保政策宣傳資料,向殘疾人普及醫保政策法規,助力其知曉醫保待遇、報銷流程等關鍵信息,為殘疾人就醫保障筑牢基礎。
市紅十字會聚焦實用技能傳授,現場開展應急救助知識教學,重點講解心肺復蘇、氣道異物梗阻等急救方法,提升殘疾人家庭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同時,宣講“小天使”救助基金、先天性心臟病救助項目,為有需求的殘疾人家庭提供醫療救助渠道指引。
活動當天,志愿者隊伍還深入殘疾人家庭,開展居家托養照料服務,為殘疾人及家屬洗頭、理發、打掃衛生,用實際行動傳遞社會關懷,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服務上門”的便利與溫情。
此次多部門聯動的志愿服務活動,以政策宣傳、技能普及與生活幫扶等多維度,聚焦殘疾人群體的現實需求,既讓殘疾人及家屬掌握政策、提升應急能力,又以貼心服務傳遞社會溫暖,助力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生活,進一步營造了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記者:施瀅 謝華新
編輯:向紅玉
值周:楊丹妮 胡亞玲
主編:李勝
生態環保普法宣傳小知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九條?自治州、大理市、洱源縣人民政府應當將洱海保護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并建立經費投入和生態保護補償長效機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