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農業生產黃金期,宣漢各地以科學調水為核心、以設施升級為支撐、以技術創新為抓手,構建起“水源調配+設施保障+節水增效”的立體保障體系,為糧食穩產增收與“菜籃子”保供筑牢水利根基。
走進天生鎮現代農業糧油園區,水稻、玉米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園區內,提灌站設備正有效運轉,為稻田和玉米地輸送灌溉用水。
天生鎮是宣漢縣糧油主產區之一,盛產水稻、玉米、蔬菜等農作物。雖然近段時間降雨量較少,但當地的提灌站有效保障了農業生產用水,為種糧大戶和農戶吃下了定心丸。
種糧大戶 孫蘭英:今年種水稻100畝、玉米有20畝。現在有了這個提灌站,再也不擔心天旱稻田缺水了,對今年糧食豐收充滿信心。
受今年天氣影響,農作物灌溉用水需求量大。宣漢縣提早謀劃,強化技術支撐,統籌設備保障,累計檢護提灌站206座、維修移動抗旱設備1200余臺套,組織2萬余臺套機械投入灌溉作業,完成抽水栽秧28萬畝、農田灌溉30萬畝。
宣漢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 劉春芹:我們將繼續加大力量對現有的提灌站進行維修維護,組織調動全縣移動式提灌設備,保障農業生產用水。同時加強指導,推廣節水灌溉等技術,切實守住人民群眾的糧袋子和菜籃子。
來源:宣漢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