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凡事救急不救窮”,這句話看似沒什么問題,但盛大夫從醫幾十載,發現窮和急往往是同時出現。尤其是患上老年病的朋友們,本身經濟來源就有限,偏偏又被疾病纏身,所有的錢幾乎都花在看病上。作為醫者,盛大夫于心不忍,但醫生也一樣只能救急不救窮。所謂“救急” 并非直接拿錢給患者,而是用醫術盡可能幫助患者康復,在經濟上盡量讓患者少花一些。前段時間,盛大夫就遇到了一位患者,劉先生,65歲。主訴近2年來,走路越來越不穩,總感覺腳下發飄,像踩在棉花上,而且雙手做精細活時會顫抖,拿東西總容易掉落。去醫院檢查后,被診斷為小腦萎縮。服用半年西藥和營養神經類藥物后,癥狀毫無改善,醫生建議住院進行綜合治療,但考慮到治療費用高昂,劉先生無奈拒絕。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盛大夫發布的一篇關于老年病調理的文章,十分認同其中的理念,于是前來就診。刻診時,盛大夫觀察其舌脈象:舌質淡暗,苔薄白,脈象細弱。患者自述還伴有:頭暈目眩,說話口齒有些不清,記憶力也明顯下降,經常忘事,晚上睡眠質量差,容易醒。患者脈象細弱,舌色淡暗,再加上行動不穩、肢體震顫等癥狀,這表明患者體內氣血不足,腦絡瘀阻,屬于氣血虧虛、腦絡瘀滯之證。那氣血虧虛、腦絡瘀滯如何導致小腦萎縮相關癥狀?腦為元神之府,依賴氣血濡養。若氣血不足,腦髓得不到充分滋養,腦髓漸空,就會影響小腦的正常功能;而腦絡瘀阻,氣血運行不暢,進一步加重腦髓失養,導致肢體活動、語言表達等功能失調。所以患者的根本在于氣血虧虛、腦絡瘀滯,調理時應益氣養血、通絡益腦。盛大夫擬方:黃芪、當歸、白芍、川芎、熟地、桃仁、紅花、地龍、天麻、鉤藤、杜仲、牛膝、甘草。此方正氣活血、通絡益腦。方中黃芪補氣升陽,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養血活血,共補氣血之虛;桃仁、紅花、地龍活血化瘀通絡,改善腦絡瘀滯之證;天麻、鉤藤平肝息風,緩解肢體震顫;杜仲、牛膝補肝腎、強筋骨,助力肢體穩定。結果患者用藥5劑后,頭暈目眩癥狀減輕,走路時腳下發飄的感覺有所緩解。后盛大夫在方中加桑寄生、雞血藤,患者連續服用30劑,諸證明顯好轉,走路趨于平穩,雙手顫抖減輕,說話也清晰了許多,記憶力也有一定恢復。隨訪一年,病情穩定,未再加重。其實類似這樣的患者很多,一是年齡大,二是病程較長,再加上本身氣血運行不暢,就容易出現氣血虧虛、腦絡瘀滯的情況。盛大夫始終認為,作為醫生,能用醫術為患者減輕痛苦、節省費用,就是對 “救急不救窮” 最好的詮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