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媒7月17日報道,一根可能超過150萬年歷史的冰芯已運抵英國,科學家將通過融化它來獲取有關地球氣候的關鍵信息。這根玻璃狀的圓柱體冰芯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冰,它取自南極冰蓋的深處。
冰芯中封存著數千年的全新信息,科學家稱這些信息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對氣候變化的認知。
“這是地球歷史上一個完全未知的時期,”英國南極調查局冰芯研究負責人利茲·托馬斯博士說道。在堆疊的冰盒旁的工作臺上,托馬斯博士指出了可能已有150萬年歷史的古老冰芯。它們晶瑩剔透,我們甚至能透過它們看到自己的手。
在接下來的七周里,研究團隊將緩慢融化這些來之不易的冰芯,釋放出其中封存了數百萬年的古老塵埃、火山灰,甚至還有微小的海洋藻類——硅藻,它們是在水結成冰時被封存其中的。
這些物質可以告訴科學家一百多萬年前的大氣環流模式、溫度和海平面情況。液體將通過管道輸送至隔壁實驗室的機器中進行分析,該實驗室是全球少數能進行此類研究的機構之一。
從南極采集這些冰芯是一項巨大的跨國努力,耗資數百萬。冰芯被切割成1米長的冰塊,先通過船只運輸,然后再用冷藏車運至劍橋。
工程師詹姆斯·維爾協助在南極東部康科迪亞站附近采集了這些冰芯。“當我用戴著特制手套的手小心翼翼地捧著它,生怕掉下來——那感覺真是太奇妙了,”他說道。
托馬斯博士表示,研究團隊可能會發現80多萬年前二氧化碳濃度曾自然達到或甚至超過現今水平的證據。這有助于他們了解我們的星球對大氣中溫室氣體變暖的響應,從而預測我們的未來。她說:“我們的氣候系統經歷了如此多的變化,我們確實需要回到過去,了解這些不同的過程和不同的臨界點。”
與之前溫室氣體濃度較高的時期不同的是,如今人類活動導致了過去150年中溫室氣體的迅速增加。但科學家們希望,冰芯中封存的地球環境歷史記錄能為我們提供一些指引。
研究團隊將鑒定液體中的化學同位素,這些同位素可以揭示80萬年前至150萬年前甚至更久遠時期的大氣環流模式、溫度和降雨量。
他們將使用一種名為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的儀器來測量20多種元素和微量元素。這包括稀土元素、海鹽和海洋元素,以及過去火山噴發的指示物。
這項研究將有助于科學家了解80萬至120萬年前發生的一次神秘變化,中更新世氣候轉型,當時地球的冰川周期突然發生了改變。
從溫暖時期到寒冷冰川時期(此時冰蓋覆蓋了地球更多的區域)的轉變周期原本是每4.1萬年一次,但突然變成了每10萬年一次。
托馬斯博士表示,這一轉變的原因是氣候科學中“最令人興奮的未解之謎”之一。這些冰芯可能包含著海平面遠高于現今、南極巨大冰蓋面積更小的時期的證據。
冰芯中的塵埃將有助于科學家了解冰蓋是如何縮小的,以及這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這是本世紀的一個主要擔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