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長總是告誡我們,要好好讀書,如果長大后不識字,就會“成世耕田”(意思是:要一輩子種田)!
于是很多人從小就嫌棄自己的“農業”戶口,擠破頭都要往城里去,更有甚者,以“耕田佬”(農民)父母為恥,覺得自己是農民家庭出身就低人一等。
但時移世易,當農民的后代進城之后,見到了讓人扎心的一幕。
我們農民工嘔心瀝血,經過幾代人努力都想要“逃脫”的農村生活,例如種菜,卻是城里人向往的田園生活。
最近到一處盆景花木場參觀,主人是城里人,國企正式職工退休的老人家,他退休后由于時間充裕加上有人脈和豐厚的退休金,于是利用自己多年業余玩盆景的經驗開了兩三個小盆景園。
據說退休后這十幾年時間里,老人家通過經營盆景生意帶來了數百萬收入,晚年運程極佳。
在他的園子閑逛之時,一片綠油油的小香蔥映入眼簾,在身價數萬的盆景之中,顯得非常突兀。
網絡上見過一則笑話:
我們農村人笑城里人沒見過世面,在鄉下見到一堆牛屎,都要圍起來拍照發朋友圈。
但當我看到這位“嶺南盆景藝術家”用一個造價不菲的花盆來種菜時,現在輪到自己沒見識了,就變成“山佬出城”,原來小丑是我!
怎么現在城里人都喜歡種植了?
其實土生土長的城里人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嬌氣,他們不但能承受得起供樓、供車、教育高昂開支的壓力,而且眼界廣、為人開明。
如果在農村,現在一個年輕人想去種點什么花草樹木瓜果蔬菜東西,村民或許會嘲笑這個人沒出息,或不務正業。
但是在城里就可能有另一種看法,網絡上見到在商品樓樓頂、別墅花園或陽臺種植成功的,都被尊為大神,受到一眾粉絲頂禮膜拜,各人爭相討教種植秘訣。
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現象?
其實我想說的,不是農民不想去種菜了,也不是城里人想去種菜。
而是讓人覺得奇葩的是,為何農民去種植會受人白眼,農民在農村種點東西,不是很正常的嗎?
現實卻相反,農民看以離開農村為榮,看不起同樣是種植的農民!
更奇葩的是,城里人本應該過城里的現代都市生活,但他們種植就被認為是返樸歸真,受到追棒。
從古至今,社會對農民的評價都是“國際馳名雙標”。
這里又讓人想起了一位喜歡種菊花的古人——陶淵明,他辭官種菊花,后人評價他品格高尚不同流合污,而農民種植菊花就是不干正事,浪費土地資源。
但其實更可悲的是,農民都看不起自己,別人又怎會看得起我們呢!
也正是幾千年來這種對農民的傲慢與偏見根深蒂固,才迫使農民兄弟鐵了心要搬到城里去,最后導致現在農村有大量的農田荒廢。
而農民所向往的城里人,卻無地方種植,只能在小小花盆尋覓方寸之地,體驗一把陶淵明式的浪漫田園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