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還記得前幾天上熱搜的那個“后備箱男孩”嗎。
當看到自己親爸這樣對孩子的時候,才懂得有些人是不配當一個父親的。
本以為把一個孩子丟進后備箱就已經夠沒人性了,直到孩子親媽曝光出來父親和后媽的所作所為后,那才真是氣的火冒三丈。
事后,孩子父親居然表示自己沒錯,不會道歉!
看到他這樣的態度,網友不淡定了,一舉扒出了孩子生父和親媽的工作單位。
隨著這起事件熱度的不斷上升,看樣子是工作難保了。
父親表示自己不會道歉
一個9歲男孩,原本應在父母的呵護下快樂成長,卻因父母的離異,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個孩子父母二人是在別人的介紹下認識并結婚的,兩人婚后生下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剛開始的生活還是比較幸福的,可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來越久,生活中的矛盾也是越積累越多,直到兩人提出離婚,孩子也就一人一個帶著。
女孩跟了媽媽,男孩跟著爸爸,兩人離婚后,孩子爸爸將男孩帶回廣東老家,交給自己的父母照顧,自己便很快結了婚,孩子有了后媽。
2023年暑假,9歲的孩子跟隨親生父親、繼母、爺爺奶奶一同前往廣西桂林旅游。
一輛核載5人的越野車,卻塞進了7個人,包括這名9歲的男孩、他的父親、后媽、爺爺奶奶、后媽和前夫所生的孩子以及親爸和后媽生的一個嬰兒。
當男孩準備坐后座時,得到的答復卻是“沒位置了”,等待他的是被清空后僅塞著一輛嬰兒車的后備箱。
在近1000公里的往返旅途中,他蜷縮在狹小的后備箱里,高溫、顛簸、空間的局促,還有被嬰兒車擠壓的痛苦,都成了他這段旅程的記憶。
后備箱里的他,卻像被世界遺忘的孩子,孤獨又無助。
孩子的生父劉先生在接受采訪時,承認讓孩子坐后備箱一事,卻解釋稱“只有一兩個小時的高速讓孩子坐在了后備箱,其他都是坐在前排,就是擠了一點”。
還強調車輛是越野車,前排與后備箱中間并無隔擋,空氣流通,孩子不會感到悶熱,并且是在征求過孩子意見后,孩子自愿的,他也沒什么錯,干嘛要道歉。
但孩子卻表示,“他們給的壓力很大”,自己雖沒想到后備箱能坐人,卻又不得不去。
一個9歲的孩子,所謂的“自愿”又有多少自主的成分?他又怎敢違抗大人的安排?
事后,孩子給母親還原當時情況時,確定了當時駕駛的是一輛電動汽車,懂行的人看來后備箱,表示后備箱是電動汽車最危險的地方,電池包全在下邊。
先不說電池不電池的事情,就說在后備箱安不安全,前邊都有安全氣囊的保護,后備箱可是沒有的,一但發生追尾的事情,孩子在后備箱的危險系數得有多高。
再加上兩個嬰兒車,都是鐵家伙做的,一旦有外力的撞擊,孩子的生命將不保。
親媽曝光孩子受到的虐待
如果說坐后備箱只是一次危險的經歷,那么后續被曝光的種種,則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孩子在重組家庭中遭受的長期精神折磨。
孩子的親媽稱,在爭取撫養權期間,孩子長期遭到生父與繼母的精神暴力。
他們對孩子橫眉豎眼,進行語言恐嚇,甚至逼迫孩子罵親媽,灌輸讓孩子親媽不要他、不愛他的這些思想。
甚至是讓母子兩人斷聯幾個月。
平時生活中后媽只要有一點不順心就拿孩子出氣,孩子吃的飯被扔掉,而睡覺的地方,竟是冰冷的飄窗,這些對于這個只有幾歲的孩子來說都是家常便飯。
而孩子爸爸的無視,也讓后媽變本加厲,當孩子說出自己不敢反抗時,每一位母親的心都在滴血吧。
長期的精神折磨,讓孩子陷入了抑郁的泥沼,一個本該充滿活力的孩子,變得沉默寡言、自卑怯懦。
在孩子生病的時候,他們還故意不給證件,讓親媽在孩子需要在醫院看病和變更撫養權等一些關鍵時刻,受到阻礙,甚至還遭到他們的毆打辱罵。
而在親媽為孩子爭取權益的過程中,孩子親爸和后媽一家不僅毫無歉意,還反將孩子親媽告上法庭,稱她侵犯了自己的隱私和名譽權,要求賠償3萬。
撫養權變更后,他們又拒絕交接資料和證件,導致孩子輟學數月,學業被迫中斷。
親媽在經過3年時間,終于在2024年11月艱難地拿回了孩子的撫養權后,才逐漸了解到孩子在過去所遭受的一切。
作為母親,她痛心疾首,卻又為自己曾經的無能為力而自責。
親爸后媽工作地址被扒
隨著事情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網友們也扒了出來男孩親生父親和后媽的工作單位。
說是孩子父親叫劉亮斌在派思海威廣州貿易有限公司上班,后媽叫張婷,在佛山順德雅居樂,是一名驗貨員。
事情發生后,據網友爆料說孩子的親生父親已經被單位給開除了。
還有網友把兩人的正面照扒拉了出來,并說看兩個人的面相就知道不是善茬,長相兇狠,真是般配。
孩子這些年面對這兩個人,心靈不知道承受了多少壓力,遇到事情也不敢反駁,因為沒有父親撐腰而不敢。
硬邦邦的飄窗見證了孩子無數個凄慘的夜晚。
當看到孩子見到自己親媽委屈大哭的樣子時,心疼的眼淚也隨之落下。
慶幸的是,孩子母親為撫養權3年的堅持,回到了自己親媽身邊的孩子,現在看狀態也被養很好,白白胖胖的,真是有句話說的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橡根草”!
結語
對于一個只有9歲的孩子來說,身體上的傷痛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愈合,但精神上的創傷卻可能伴隨他一生。
通過這起事件,希望能讓更多人意識到,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有自己的尊嚴和權利。
無論是原生家庭還是重組家庭,都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尊重,別讓家庭成為傷害孩子的地方。
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
杭州網2025-07-17
抖音個人賬號:木木在順德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