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真是無奇不有!第一件事情就是美國請客,讓歐洲國家買單,由此換取美國繼續對烏克蘭的援助。
第二件事情,在二戰時期打的死去活來的英德兩國,最近居然簽了一系列協議!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歐洲幾個強國是心懷鬼胎,未來會不會相互拆臺?
具體而言,特朗普宣布通過北約向烏提供新武器,包括“數日內交付”的愛國者防空系統及F-16戰機,但強調費用由北約盟國承擔。德國、挪威等7國已承諾加入援助計劃!
7月15-16日,俄對烏全境發動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空襲,動用397架無人機及導彈,打擊哈爾科夫裝甲廠、多瑙河武器轉運碼頭等131個目標,致多座城市能源與工廠癱瘓。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表示,“美國向烏供武不會改變前線局勢,俄特別軍事行動目標終將實現”。
北約秘書長呂特表示,北約正向烏克蘭大規模提供歐洲資助的美國武器(包括導彈、彈藥、防空系統),并威脅若俄拒絕和平談判,50天內將對俄大客戶實施二次制裁。
俄羅斯安全委員會主席梅德韋杰夫當天表示,若西方進一步介入俄烏沖突,俄羅斯將采取全面回應,甚至可能先發制人。他指責北約通過提供武器、衛星情報和制裁對俄發動"全面代理戰爭",并稱芬蘭、瑞典加入北約后,北約與俄邊界擴大已迫使俄方考慮采取軍事反制措施。
同一天,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警告稱,如果北約攻擊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俄方將啟用核武器等一切手段反擊,并強調這種攻擊等同于宣戰。俄聯邦委員會國防委員穆拉托夫也補充道,對加里寧格勒的打擊將引發比烏克蘭戰場更強烈的回應。
在俄羅斯對北約警告后,英國和德國又簽訂了一系列合約。
7月17日,英國新首相基爾·斯塔默和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在倫敦碰頭,簽了一份挺有分量的協議,名字叫《英德合作條約》。這可不是普通的文件,它是英國脫歐后跟德國簽的第一個這么全面的雙邊協議,甚至被德國人拿來跟幾十年前德法簽的那個著名條約相提并論了。
為啥這時候簽呢?說白了,兩邊都覺得現在世界不太平。烏克蘭那邊還在打,歐洲安全讓人操心,經濟復蘇也費勁。英國脫歐后,光靠歐盟那套合作感覺不夠用了,得私下里再“加個好友”,抱團取暖,一起保護歐洲和大西洋這邊的和平、安全以及大家認同的民主制度。
這份協議簽完,兩邊領導人都挺激動。德國總理默茨說,這可是二戰結束以來英德之間的第一份雙邊條約!他承認以前覺得在歐盟框架下合作就夠了,現在發現還得單聊加深關系。英國首相斯塔默更是直接稱之為“歷史性文件”,覺得這充分展現了兩國有多鐵以及對未來的雄心。
眼下這協議已經引發連鎖反應:法國雖然沒直接參與,但默許了英德合作;東歐國家急得跳腳,擔心北約內部被分化;俄羅斯更是跳出來罵街,說這是“挑釁”!但不管怎么說,北約始終沒有與俄羅斯直接開戰的膽子,不然何至于磨蹭到今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