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暑假期間擔心孩子在家看電視、玩游戲。現在好了,暑期托管班不僅能輔導作業,還有大學生哥哥姐姐教畫畫和其他的,我們上班踏實多了!”近日,石棉縣居民劉女士在縣文化館接兒子回家時,臉上滿是笑容。
孩子們圍坐聆聽教練講解打羽毛球的技巧
這個夏天,石棉縣文旅局、文化館、婦聯、團縣委、新棉街道等多部門聯動,針對暑期“看護難”痛點精準發力,推出各具特色的托管服務。從社區課堂到文化場館,從興趣培養到安全教育,一張覆蓋城鄉的暑期“護苗網”悄然織就,讓千余名孩子擁有充實而安全的假期。
醫教結合:大學生志愿者帶來“趣味課堂”
“大家看,急救的時候要雙手交疊,垂直按壓,頻率要快!”在新棉街道川棉社區童伴之家,川北醫學院麻醉醫學專業大二學生龍金鈺通過視頻,給孩子們上急救知識課。講臺下,小朋友劉林溪端正坐好,認真聽著老師講解。
這是當天“醫學+藝術”課程中的一幕。
團縣委與高校的合作,成為今年暑期托管的一大亮點。“第一期托管班,我們招募了17名川北醫學院志愿者,設計了‘醫學小知識’系列課程,涵蓋急救知識、傳染病防治等內容,還搭配了繪畫、手工等興趣課。”團縣委工作人員江月影介紹,課程自7月8日啟動,為期9天,共有46名孩子參與。后續還將與另外3所高校合作,開展暑期托管活動。
繪畫課上,劉林溪在畫紙上勾勒救護車的輪廓。“龍金鈺姐姐教了我們很多健康知識,我要好好記下來,回家講給媽媽聽。”孩子舉著作品,小臉上滿是成就感。
家長們紛紛表示:“以前報個興趣班動輒幾千元,現在的暑期公益班不僅免費還專業,還能學到醫學知識,這樣的公益服務太實在了。”
志愿者們還設計了豐富的體驗活動。“上周教孩子們正確洗手的七步法,這周教如何預防傳染病,很多孩子回家后還當起了家庭健康監督員。”龍金鈺說,看到孩子們認真的樣子,覺得所有備課的辛苦都值得。
服務創新:填補0-3歲兒童早期發展公益服務空白
“寶寶,來我們一起找一找書里面的魚在哪里呀!”在王崗坪鄉挖角村的村民家中,1歲的余梓謙跟著養育師志愿者余曉婷的引導,伸手去抓彩色繪本。
這個由縣婦聯與鄉鎮聯合打造的石棉縣兒童友好公益服務站,專門服務0-3歲嬰幼兒及家長,填補了當地0-3歲兒童早期發展公益服務的空白。目前,站點雖未正式啟動,養育師們已主動上門開展服務。
“生命最初的1000天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時期。為更好服務0-3歲嬰幼兒家庭,向家長提供科學養育方法,促進嬰幼兒早期發展,我們在實施市級兒童友好社區提升民生實事項目的基礎上,爭取上級部門及縣委、縣政府支持,計劃在全縣建設3個兒童友好公益服務站點。”縣婦聯主席劉曉紅介紹,服務站設置有感統訓練區、繪本閱讀角、親子互動區,配備6名養育師志愿者,每天提供至少4小時的早期發展公益服務,全程免費。
“服務采用一對一模式,養育師會根據孩子的月齡設計課程,對家長進行針對性培訓,還會組織親子活動、集體活動。”家長丁雪梅說,站點還定期邀請兒科醫生開展健康指導,特別貼心。
劉曉紅算了筆賬:“場地由社區、村兒童活動室改造而成,婦聯爭取了大約20萬元的專項資金補充實施,還鏈接了縣婦幼保健院的資源,這樣的模式既節約成本又能保證服務質量。”
目前,石棉縣兒童友好公益服務站即將于8月中旬在新棉街道新街社區、安順場鎮安順村、王崗坪鄉挖角村同步運行,部分站點的公益服務名額已報滿。
協同發力:織密普惠型“護苗網絡”
16日,在縣文化館的多功能培訓室里,電子鋼琴老師彭瑤正在教孩子們練習。授課現場,孩子們學得格外認真。
“班上的同學對電子鋼琴很有興趣,大家都學得非常投入,能參與這樣的活動,我也很榮幸。”彭瑤說。
“這個暑期,我們推出了青少年兒童公益培訓班,開設剪紙、硬筆書法、簡筆畫、爵士舞、電子鋼琴基礎、聲樂培訓、吉他入門等課程,均邀請專業老師授課。”縣文化館館長殷艷梅介紹,暑期以來已有140名孩子參與,所有課程免費開放。
家長們對文藝類公益課程贊不絕口。“孩子以前暑假總抱著手機,現在每天主動要去文化館,不僅遠離了電子產品,還愛上了文藝。”家長李娟說。
從團縣委的醫學課堂到婦聯的早教服務,從文化館的文藝活動到街道社區的綜合托管,石棉縣各部門形成了互補聯動的服務網絡。據統計,今年暑期全縣共開設各類暑期公益班或托管班20余個,服務覆蓋城鄉,吸引了眾多志愿者參與,累計服務兒童千余人次。
“我們不搞花架子,每個部門都結合自身職能做實事。”石棉縣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暑期托管是石棉縣“民生微實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整合資源、精準施策,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普惠性服務。
織密暑期守護網,托起成長幸福圈
暑期托管的溫度,藏在孩子們求知的眼神里,映在家長們安心的笑容中。
石棉縣多部門聯動織就的“成長守護網”,以醫教結合的趣味課堂啟迪心智,用0-3歲早教服務填補空白,靠文藝公益課程滋養心靈,讓“看護難”不再成為家庭的煩心事。
這張網,網住了孩子們的安全與快樂,也網住了民生服務的精準與溫暖。從高校志愿者到專業養育師,從文化場館到社區站點,每一份付出都在訴說:惠民服務不必追求“高大上”,把小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就能讓成長更有質感,讓城市更有溫度。期待這樣的“民生微實事”持續延伸,讓每個假期都充滿陽光與歡笑。(供稿/圖:石棉縣委宣傳部 吳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