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專注即時零售領域的劉老實。
昨晚《讀佳》發布一篇標題為《獨家!京東外賣App將上線,訂單量會更進一步嗎?》文章,其開篇即為:《讀佳》從多方獲悉,京東計劃推出 “京東外賣” APP,該獨立 APP 已由 “京東到家” APP 的開發公司上海京東到家友恒電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完成開發,或擇日上線。對此,《讀佳》向京東求證,發稿前未獲回復。
鑒于最早看到該公眾號的一篇關于小紅書要做外賣的消息被小紅書官方辟謠為虛假消息后,劉老實本能的對其發布的獨家消息產生質疑。
作為同樣做自媒體的同行,劉老實對于大家想獲得獨家消息的心情深表理解,畢竟就連劉老實本人也免不了俗。只是劉老實膽小懦弱,對于未經權威報道的信息是一概不敢獨家的。
作為自媒體渴望發布獨家消息,提升自身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并沒有錯。然而,其過往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在信息源的把控上,其缺乏足夠的精準度,所依據的消息常常存在偏差。而且,其在對獲取信息的分析判斷上,邏輯鏈條松散,漏洞百出。這就導致其發布的諸多所謂 “獨家信息”,最終被證實與謠言無異,難以經受住市場的檢驗。比如前不久其發布的小紅書要做外賣的獨家報道就被小紅書官方否認。
此次報道的京東外賣獨立 APP 將上線的消息,在未得到京東官方確切回應之前,其真實性就值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要知道京東毅然投身外賣領域,絕非一時的心血來潮或盲目跟風。其背后有著深刻的戰略考量,根源在于美團對其核心業務領域的滲透與沖擊。
美團憑借在外賣業務上積累的龐大用戶基礎和高頻消費場景,逐步向電商等領域拓展。這無疑觸動了京東的核心利益,威脅到了京東在電商市場的地位。
京東開展外賣業務,實則是一場自衛反擊戰,旨在通過高頻的外賣業務為自身的主營業務 —— 電商,引入源源不斷的流量。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流量堪稱互聯網企業的生命線。京東的電商業務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流量增長遭遇瓶頸。而外賣業務作為高頻消費場景,具有強大的引流潛力。
京東期望借助外賣業務的高頻特性,吸引更多用戶,進而帶動低頻的電商業務發展,形成協同效應。以此提升用戶在京東平臺的整體活躍度和消費頻次。
從京東的一系列動作可以看出,其對這一戰略的重視與堅定執行。例如,在京東 APP 上給予京東秒送一級入口。這一顯著的位置安排,充分表明京東致力于將外賣業務與自身核心平臺緊密結合,以實現流量的最大化轉化。同時,京東投入數百億資金,用于拓展外賣業務的市場份額、優化配送體系、提升用戶體驗等方面。這展現出其對這一戰略的巨大決心和資源投入。
盡管進入7月份以來,京東在補貼方面沒有跟進美團和淘寶閃購兩家的步伐,被外界質疑其要玩不動了,但是否要偃旗息鼓,現在下判斷還為時過早。
在劉老實看來,倘若京東外賣真的推出獨立 APP,從戰略邏輯上看,這幾乎等同于宣告投降。這就像是水利工程一樣,水流太大才會想辦法分流,以免造成洪澇,水流都不夠就得想辦法引流。在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歷程中,諸多案例都表明,獨立 APP 往往意味著分流。
以騰訊為例,作為國內互聯網行業的巨頭,其旗下最具代表性和成功的 APP 當屬 QQ 和微信。微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期借助 QQ 龐大的用戶基礎進行引流。
QQ 積累了海量的用戶,微信通過與 QQ 的關聯,順利地將 QQ 用戶轉化為微信用戶,實現了快速的用戶增長和市場滲透。后來,微信嘗試涉足短視頻領域,推出了微視。
然而,微視在發展過程中脫離了微信這一強大的流量入口,未能充分利用微信的用戶資源和社交關系鏈。這導致其在激烈的短視頻市場競爭中逐漸掉隊。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微信視頻號直接嫁接在微信內部。它依托微信的龐大用戶群體和強大的社交生態,迅速獲得了用戶的關注和喜愛,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
同樣,在支付領域,騰訊深知支付業務的競爭激烈,單純推出獨立的支付 APP 很難在市場中立足。因此,騰訊選擇將微信支付融入微信生態體系中。借助微信的高頻使用場景和用戶粘性,推動微信支付的廣泛應用,避免了因獨立 APP 而可能面臨的流量困境。
再看美團閃購,其 4 月中下旬正式上線以來,也僅僅只是在美團 APP 增加了一級流量入口。而不是像之前的美團餐飲外賣業務一樣,再搞出一個獨立的 APP。這背后的邏輯和騰訊、淘寶閃購如出一轍,美團自己也不想再分流,而是要想辦法聚合流量。
美團憑借餐飲外賣積累了龐大的高頻用戶群體。閃購業務作為其拓展的新領域,依附于美團主 APP 的一級入口,能直接共享這部分流量,實現用戶的自然轉化。這既降低了用戶獲取成本,又強化了主 APP 的生態完整性。讓用戶在一個平臺內就能滿足餐飲、購物等多種需求,從而提升用戶粘性。
再看淘寶閃購涉足外賣業務的案例,其邏輯與京東如出一轍。淘寶閃購沒有選擇直接推出獨立的外賣 APP,而是通過在淘寶 APP 中增加一級入口,為餓了么引流的方式來開展外賣業務。
這是因為淘寶閃購清楚地認識到,直接推出獨立 APP 會導致流量分散,難以形成有效的規模效應。通過與餓了么合作,并在自身核心平臺上為其引流,淘寶閃購既能借助餓了么在外賣業務上的專業能力和市場資源。又能將外賣業務與自身的電商平臺緊密結合,實現流量的協同與共享。
京東做外賣的核心邏輯是自身流量不夠充裕,需要借助高流量的外賣業務來帶動整體業務的發展。因此,將京東外賣內嵌在京東 APP 中,給予京東秒送一級入口,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推廣和運營,是符合其戰略目標的明智之舉。通過這種方式,京東能夠將外賣業務與電商業務深度融合,實現用戶在平臺內的無縫流轉。提高用戶的使用粘性和消費轉化率。
而如果此時推出獨立的 “京東外賣” APP,無疑會將原本集中在京東 APP 上的流量進行分流。就像水利工程中,本就遇到旱災,水流不足,卻還要分流,只會讓情況更糟。削弱京東平臺內部的協同效應。這不僅會增加用戶獲取和運營的成本,還可能導致外賣業務與電商業務之間的聯系變得松散。無法實現通過外賣業務為電商業務引流的初衷。
且不論該爆料的消息真偽。萬一該消息屬實,我說的是萬一哈!從戰略角度來看,這就代表著京東在這場外賣與電商業務協同發展的戰役中,出現了戰略方向的動搖,甚至有繳械投降的嫌疑(這里說的是萬一哈,京東的法務部門看清楚,劉老實是幫你們辟謠,別閉眼舉報哈)。
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市場中,戰略決策的正確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而任何一個錯誤的決策都可能對企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當然,劉老實說了這么一堆,也可能被打臉,如果劇情真的按照《讀佳》報道的走向發展,到那時就又證明劉老實上述的判斷了,不是嗎?
那么你認為,京東會真的推出獨立的京東外賣 APP 嗎?
添加劉老實個人微信qdppqd
同時帶你加入 即時零售資源群 ,
和更多從業者探索行業發展,洞見2025年行業趨勢!
整理:劉老實
排版:劉老實
校對:十 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