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滋潤人們的生活,使生活變得更為豐富多彩。它是藥品,可以治病;是調料,使飯菜更加可口;是香水、潤膚劑和春藥,可使人心曠神怡。”
作家馬斯格雷夫在《改變世界的植物》一書中,道明了香料于我們的益處。我們新疆人,似乎也深諳香料的妙不可言。
在中國,孜然(安息茴香)年消耗量 3 萬噸,僅新疆就消耗約 1 萬噸。薄荷茶、椒蒿燉魚、香豆子油香……無數新疆美食中,都少不了香料的身影。
無香料不歡的新疆人,都愛哪些“料”?走,一起爆料。
說到新疆香料,最負盛名的非孜然莫屬。香料如何闖入新疆的?就從孜然說起吧。
在對敘利亞的考古發掘中,人們發現孜然籽的使用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 2000 年。
這一發現,也印證了香料貿易或許是早于絲綢貿易的存在
猜猜哪個是孜然?
波斯人將孜然從安息古國帶入印度,后經張騫“鑿空西域”傳入新疆、甘肅一帶。到了唐代鼎盛時期,當時的喀什已成了古絲路南、北線交匯的“香料熔爐”。
資料描述,當時的阿拉伯商人帶來安息香、乳香,中原商隊運來肉桂、八角,而本地人則用策勒小茴香交換其他商品……
回顧歷史,香料們也發生了“身份”的轉變。
要知道,孜然曾被古埃及人用于制作木乃伊,使用孜然作為防腐劑。而到了新疆,我們用它激發羊肉脂香。
所謂“英雄不問出處”,作用不分大小,用在孜然的身上,正恰如其分。
在新疆,香料幾乎隨處可見。超市、菜市場、街頭商店,還有專門的調料店、香料店,能買到的特色香料也不勝枚舉,我們選了些新疆最常見的特色香料,一起“聞聞”吧。
孜然(安息茴香)
孜然正式的植物學名叫“孜然芹”,我們日常食用的孜然,就是研磨后的孜然芹種子。
在新疆,孜然的種植面積占全國的 80% 以上。僅岳普湖黃金粒(孜然的一種)2024 年的產量就達 9500 噸,在全國市場占有率約達 65%。
孜然顆粒整體呈細長狀,周邊有凹槽,需要打殼脫粒才能使用。整粒孜然烹飪相對容易,香氣散發緩慢而穩定,適合燉煮,保持著一定咀嚼感。
半粒或是磨制好的孜然粉則完全不同,香氣充分打開,通常用于烤魚、烤肉,能釋放薄荷般清涼感,中和肉質的油膩。
新疆辣椒(辣皮子)
不查不知道,新疆干辣椒的年產量在 25 萬噸以上,占全國的五分之一。
主要品種包括安集海線椒,主打皮薄肉厚,辣味醇厚;還有焉耆色素椒,以及英吉沙高辣辣椒
經天山雪水灌溉,賦予了辣椒飽滿的肉質,經日照的催化,形成糖分沉淀,多了“辣中帶甜”的味型。
被制成不同狀態的辣椒
不同的辣椒,也有不同的角色。安集海辣皮子適合經熱油煸炒釋放焦糖香,成就了大盤雞的紅亮湯底;焉耆椒磨粉后制成米粉醬,也是新疆炒米粉“辣中透鮮”的秘密~
大蒜
大蒜,是經由古絲綢之路傳來的“自然抗生素”。
新疆昌吉州的吉木薩爾縣素有“中國大蒜之鄉”的美譽,逆溫帶的地理環境長出了白皮大蒜,是“中國四大名蒜”之一。
與其他蒜種相比,白皮大蒜的蒜瓣大,而且硒含量遠超普通大蒜,吃起來味道也更濃郁,更辛辣。
找找這其中哪個是白皮大蒜?
新疆人在什么時候想吃大蒜?最經典的莫過于,一盤子過油肉拌面端上桌的時候,大蒜也要一齊登場!
洋蔥
在新疆,又被稱為“皮牙子”。
和孜然一樣,萬物可配,萬物可搭,和什么食材搭配都不違和
做抓飯時,洋蔥是“打底”。把洋蔥切碎炒出焦糖色,再鋪上胡蘿卜、肉;邊啃胡辣羊蹄、清燉羊肉,嚼兩口生洋蔥絲,鮮味兒、辣味兒更甚,越嚼越香。
石河子市、昌吉州等地都是洋蔥的優質產區,其中,昌吉州呼圖壁縣石梯子哈薩克族鄉的洋蔥,還被授予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稱號。
花椒
原以為花椒是川渝地區的專屬香料,沒想到在新疆也有種植和妙用
新疆的花椒,主要生長在天山南麓的沖積扇平原戈壁地帶。目前產量不高,大規模種植仍處于試驗階段。
比起種花椒,新疆人更會吃花椒。在伊犁地區,做椒麻雞少不了它
一般來說,花椒這一料,有“三吃”。頭道花椒油用來淋肉,二道花椒碎搓揉肉質,第三道花椒籽煮湯熬出味兒,一層又一層給人“舌尖電流”。
斯亞旦(黑種草)
這一樣兒,是我最不熟悉的香料。了解之后才發現,由它加入制成的美食,在新疆也隨處可見。
相傳,斯亞旦從巴基斯坦而來,被當時的商隊將種子藏于地毯夾層帶入新疆。這一來,就扎下了根。
最常見的用法兒,當屬用斯亞旦混合洋蔥水涂在馕胚上,烤制時更能激發孜然 + 芝麻的復合香。
它不止能吃,還能入藥。有俗語相傳:“斯亞旦三捧,換腿腳輕松”。將其籽粒加入駱駝奶文火熬煮,能做祛風濕膏藥。若是把幼苗曬干,還能縫入護膝,微微發熱時散發草本香。
胡椒
胡椒自古波斯進入新疆,有黑胡椒白胡椒兩種,都是美食的好搭子。
白胡椒香氣偏淡,辛辣感更為柔和
適合放入羊肉湯,新鮮的羊肉和羊骨經過長時間熬煮,湯色濃白,加入適量的白胡椒,能讓湯的味道更加鮮美醇厚。帶著略微的辛辣味兒,也更暖身。
黑胡椒香氣濃郁,辛辣味更強,通常用于肉類烤制。例如在烤全羊的步驟中。會用整粒黑胡椒與孜然、鹽混合,在烤制前用力揉搓羊肉表面,烤出的羊肉滋味兒更香。
薰衣草
我心中最好聞的香料!還有一句我覺得很浪漫的俗語:“薰衣草開兩季,一季安神,一季愈傷”。
新疆伊犁霍城薰衣草產區,與法國的普羅旺斯處同一緯度,且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相似,目前是中國最大薰衣草種植基地。
新疆的薰衣草,已被列入世界八大知名品種之一。
通常制成香囊,或縫入枕頭助眠。還有美容的妙用,制成精油,用來保濕效果很好。
雪菊
雪菊的主要產區在昆侖山北麓高海拔地帶,例如和田地區的策勒縣、皮山縣、民豐縣等地。
經過沸水沖泡后,能釋放出一股類似紅棗的香氣,茶湯呈絳紅色。
而且雪菊富含黃酮類物質,其降血壓功效已經新疆醫科大學驗證。
挑選的時候,最好選花形完整的,沖泡后好看,味道也更濃郁。
薄荷
新疆人的夏日必備!
推薦抓飯、烤肉配薄荷茶,清爽又解膩。尤其夏日時分,來一壺薄荷茶,燥熱都消解幾分。
新疆人用薄荷,也講究個豪邁大氣。
大片大片的薄荷葉放入壺中,等它自然流香,不擺造型,也不講精美。好喝、清爽,就夠了。
策勒小茴香
外形和孜然極為相似,但細看卻不同。
顏色上,孜然更綠,茴香偏青、黃;大小也不相同,茴香粒更大些。
適合燉煮羊肉,也能用作馕、烤包子的烤制,增香提味兒。
雖與孜然像是孿生姐妹一般,但這兩者,在新疆人的餐桌上都缺一不可。
當我在香料店、美食街之間周旋時,想要選出某個香料對應某一美食,卻發現尋得眼花繚亂、滿口生津。
新疆的美食里,從不只有一種香料。
比如在看似平平無奇的“皮辣紅”涼菜里,皮牙子(洋蔥)、辣椒就是主角,而在湯汁里還可能混著白胡椒。
每走一個轉角,就是一種美食,百味香料。
你若問我在哪種美食中能吃到香料?原先我可能會一五一十列舉答道:烤全羊、椒麻雞、烤肉、抓飯、湯飯、大盤雞……
但在“爆料”一番后,我想回答你的是:新疆人的一蔬一飯,都離不開香料,請盡情享用。
周末的時候,我去了趟國際大巴扎的美食街,四面撲來燒烤香氣。想象一下,若是沒有香料,該是怎樣的寂寥?
當打馕的師傅把斯亞旦撒向馕胚,游客買薰衣草香囊作為伴手禮……香料從古絲路上的貿易硬通貨,到如今我們餐桌上的味覺催化劑或旅行紀念品。
它已超越了調味功能,潤物細無聲地融入了我們新疆人的生活。
在千家萬戶里,有料,更有人間煙火的滋味。
作者:韓雨琪
圖片:韓雨琪、愛烏及烏
編輯:許瑞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