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名老中醫劉惠民先生的幾張精妙小方
藥方不在大小,服藥后有效果就是好方。醫生也不在有名無名,給病人看好了病就是好醫生。山東已故名老中醫劉惠民,就是一位既善開小方而又名聞全國的著名醫生。
劉老在世時,曾多次到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地為領導同志看過病,并且所開處方一般不用貴重藥物。
1956年他去青島給治好了感冒病,藥費才花了一角多錢。贊揚說:近30年沒吃中藥了,這藥很好。1959年冬,又找他去看感冒病,他還是用幾角錢的小方把病治好了。
劉老治病處方不拘一格,根據病情而決定。該用大方開大方,該用小方用小方,并不受古方和時方的限制。他常采用民間小方。如治療感冒和慢性腹瀉,經常用以下小方:
一、治感冒方
生姜15g(搗)、生蘿卜30g、帶須蔥頭5個(洗凈)、紫蘇葉9g。水煎,趁熱頓服,服后片刻,再喝熱米湯一碗,取微汗。
或用:午時茶2塊、生姜1塊,煎服法同上。
或用:紫蘇葉12g、薄荷9g、淡豆豉12g、帶須蔥頭5個、生姜3片、大棗3枚,煎服法同上。
二、治慢性腹瀉方
常用補骨脂9g、炒神曲9g、炒澤瀉9g,水煎,趁熱頓服,1日1劑。
另囑患者自備蘋果大者1枚,爐火燒熟,頓服,效果很好。
有人見了劉老開的這些小方,嗔笑說,這不像一個名老中醫開的處方。其實,這是人們對劉老所開處方的一種誤解。劉老治療疾病用小方,有嚴密的配伍和精深的理論。
如治療慢性腹瀉的小方:補骨脂溫腎澀腸;炒神曲健脾助消化;澤瀉氣寒味甘而淡,炒用則祛其寒性,專用其利水效能,以達水陸分消之目的。蘋果燒用,養胃陰而不滑腸,滋腸胃而不增加消化負擔。體現出名醫之一種獨有風格。
1959年我找劉老給一女同學看月經病。劉老診后只給這位同學開了紅花、阿膠、烏賊骨3味。藥量也很小,除烏賊骨用30g外,余兩味皆是6g。我這位同學不相信這3味藥能治好她的病,結果竟把病治好了。
通過進一步學習,才知道劉老這一處方的來歷,原來這是劉老對《內經》四烏賊骨一藘茹丸的借用,怪不得效果這樣好。
劉老開小方治病,是建立在辨證準確的基礎之上的。只有辨證準確,用藥才能恰當,做到少而精,然而這又是一般醫生所不容易做到的。
提示:文中處方,僅供臨床中醫參考,非專業人士,請在專業中醫指導下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