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寧德賦能·全域電動》論壇在京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寧德市蕉城區政府牽頭,中國生產力學會新能源專委會指導,寧德時代等頭部企業支持。與會嘉賓圍繞“技術革新-標準共建-商業共振”主題,首次系統描繪公路列車、電動游艇、電動飛機三大場景的產業化路徑,揭示新能源革命將催生超萬億級市場空間。
公路列車:重構陸運生態的“終極形態”
杭州時代電動副總裁董天馳提出“分布式驅動+分布式制動”技術支撐的公路列車,被視為干線物流的終極解決方案。通過多編組無人駕駛電動重卡聯動,實現單程運力提升200%,司機成本降低50%,能耗下降27%。以雙掛編組車為例,5年周期可節省人工成本100萬元,配合寧德時代標準換電模塊,將使高速公路網升級為“柔性鐵路網”,預計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達300萬輛,帶動車、電、充產業鏈價值突破萬億。
電動游艇:激活萬億水上消費藍海
寧德時代電機科技總經理盧友文指出,中國娛樂船舶僅2.5萬艘,不足美國(1700萬艘)的1.5%。若政策突破牌照限制,20萬元級親民電動游艇將激活1.4億人次水上消費需求,創造2.8萬億市場。實測數據顯示:電動游艇運營成本僅為燃油船20%~30%,搭載陀飛輪防搖技術后,可打造集居住、辦公、文旅于一體的“水上空間”。以閩江千噸級貨船為例,電動化改造后4年可收回300萬增量成本,寧德千公里海岸線有望成為示范場景。
電動飛行器:低空經濟的寧德樣本
上海峰飛航空總監吳安璐展示全球首款獲民航局三證(型號證/生產許可證/適航證)的eVTOL航空器。其復合翼設計實現深圳-珠海跨海飛行(55公里/15分鐘),較陸運效率提升8倍。特別是其在消防領域的革命性突破,可在森林火災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以其靈活性優勢,配合地面消防以最快速度完成滅火網絡的部署,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前民航局領導夏興華在演講中強調:“寧德1046公里海岸線應轉化為戰略航路”,提出建設海島物流、風電巡邏等7大場景。南開大學馮志教授則系統闡釋了政府角色轉變理論:“通過創造重卡換電等新需求,比稅收優惠更能吸引生態企業”。
論壇收官之際,蕉城區工信局局長薛贊檸以“生態磁石” 理論升華主題:“寧德時代是產業磁石,而政府要當好園丁——既培育技術苗圃,更打通生態經脈。”最終實現其開場宣言的承諾:“讓全球產業鏈從生存競爭轉向生態共贏,在這片曾孕育電池巨頭的土地上,再次書寫從跟跑到領跑的轉型范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