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杰生時隔6年再訪華,中國給的待遇不一般。
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已經抵達北京,這是2020年以來,印度外長首次訪華,中方也給了較為特殊的待遇,安排高層出面接見。
雖然蘇杰生并非首個訪問中國的部長級高層,在他之前,印度國防部長辛格,還有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之前都趁著上合防長會來了一趟中國,但他們都是來開會的,只有蘇杰生是“結合與會訪華”。
【蘇杰生時隔6年再訪中國】
之所以有這樣的待遇,主要是趕上了中印關系改善的積極勢頭。蘇杰生上次來中國,是2019年8月,那時候他才當上外交部長沒多久。
那時候,蘇杰生對中印關系的措辭還算積極。不過第二年中印間發生了什么,我們都很清楚。
因此接下來這幾年,蘇杰生的口吻,就帶有較為突出的對抗色彩,把中國描述為印度的“復雜挑戰”。
隨著去年中印領導人在喀山舉行雙邊峰會,蘇杰生再次調整了口風,尋求讓中印關系“回到五年以前”,差不多就是他第一次訪華的時候。
但還是那句話,與印度打交道,不能光聽他們怎么說,還是得看他們怎么做。
【蘇杰生首訪中國,結果第二年中印關系因實控線沖突轉冷】
這次蘇杰生與中方高層見面,并沒有討論太多實質性的內容,這部分是留給后面的中印外長會談的。
從外交部的通報中可知,雙方主要回顧了中印關系這大半年來的“重啟再出發”。中方對蘇杰生強調,中印都是發展中大國,也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員,對雙邊關系的正確選擇,是做互相成就的合作伙伴。
接下來,中印要繼續落實高層共識,推動務實合作,尊重彼此關切,從而推動雙邊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蘇杰生這邊也講,愿意保持中印關系的發展勢頭,加強兩國在多邊機制的溝通協調,同時支持中方辦好今年的上合峰會。
【在蘇杰生之前,印度防長已經訪問過中國】
這就面臨了一個新的問題:怎么樣才算是“支持中國辦好上合峰會”?光是口頭上說幾句漂亮的場面話,沒有任何說服力。
畢竟誰都知道,過去幾年,上合無論是政府首腦會議,還是說領導人峰會,莫迪都沒有來,而是讓蘇杰生代為出席。
盡管這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蘇杰生在莫迪政府中的地位不一般,不只是一個外交部長那么簡單,早在蘇杰生當上外交部長之前,莫迪就有意讓他在對華外交事務上扮演更加突出的角色。
但更多時候,印方如此安排,只會讓外界認為,莫迪政府在刻意與上合保持距離,不愿意參與中方主導的多邊議程,而是想著在全球南方另起爐灶,爭奪影響力。
印度那邊的有識之士就批評過,莫迪這么搞,只會讓自己的外交政策顯得很別扭。至于印方能不能趁著中印關系改善,對這種做法予以修正,那又另當別論了,長期形成的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也不是說改就改的。
【明年輪到印度主持金磚峰會】
但不管怎么說,如果蘇杰生訪問中國,是為了莫迪后續訪華參加上合峰會作鋪墊,那么“支持中方辦好上合峰會”這句話才有足夠的含金量。
更何況,從明年開始,印度將擔任金磚的輪值主席國,因此莫迪可能也很想聽到,中方對他承諾“支持印度辦好金磚會議”。
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印于今明兩年,先后分別舉行上合金磚兩場峰會,恰恰是一次實現領導人互訪的戰略機遇。
去年兩國在金磚喀山峰會上舉行了雙邊會談,開啟了外交關系正?;倪M程,如何在這個框架下更進一步,雙方都可以說是“駕輕就熟”,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
還有一個細節比較耐人尋味,根據印媒那邊的說法,蘇杰生向中方通報了中印互動迄今為止取得的進展,并特意提到,他時隔五年來華,正值“國際形勢復雜”,稱中印坦誠交換意見和觀點“至關重要”。
【過去上合開會,都是蘇杰生代替莫迪出席】
只是我們都知道,當“坦誠”兩個字作為外交辭令出現時,往往意味著什么。當然中國不會排斥這種坦誠,該打開天窗說亮話時也不含糊。
接下來,中方外長可能會回訪印度,與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討論實控線問題。當中印外長實現互訪后,莫迪訪華的基本條件也就差不多了。
我們在描述印度的外交戰略時,最常用的詞匯是“功利”,但要想見風使舵,也得有明顯的風向可供參考。
換句話說,面對目前的國際變局,印度最為得心應手的地緣政治投機,已經沒有以往那么好使了,也要尋求穩定性。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哪怕是莫迪政府也不得不承認,改善后的中印關系,是地緣穩定性的重要來源,延續此前的對抗基調,只會是得不償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