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那棟2500萬美元豪宅,怕是宗慶后埋得最深的“地雷”。成交價能買 1250萬瓶營養快線,卻藏不住全家美籍、資產轉移、私生子生父成謎的秘密。
網友調侃:“這哪是豪宅,是宗家的‘百慕大三角’,進去的資產都變了味。”
宗澤后全家拿著美國護照,在洛杉磯當“資產管理員”,說好聽是“打理海外業務”,說白了就是“轉移資產的白手套”。
2013年,他注冊的“Zong’s family holdings” 公司,名字直白得像 “宗家金庫”,專門管著從中國挪過去的錢。
他的操作,比魔術師還溜。
1996年宗慶后妻女拿美國福利號,他緊隨其后辦綠卡;2007年達能糾紛后,宗慶后退回綠卡,他卻穩坐洛杉磯豪宅不動聲色。
這波 “你退我守” 的配合,怕是提前演練過無數次。有知情人說:“宗慶后在國內裝‘愛國企業家’,三弟在國外幫他把錢洗白,分工明確得很。”
更諷刺的,是他對宗馥莉的指責。罵侄女“自私”“沒胸懷”,轉頭就幫杜建英的孩子爭遺產,這哪是“家族長老”,是“二房的幫兇”。
網友翻出他公司的財務報表:“去年從娃哈哈美國公司分800萬美元,難怪這么賣力。”
2017年突然冒出來的宗繼盛,比懸疑劇的伏筆還可疑。杜建英說他是宗慶后的孩子,可72歲的老頭生娃,比中彩票還難。
更詭異的是,這孩子出生證明上的父親信息模糊,連DNA樣本都得靠杜建英 “提前保存” 的宗慶后血液 —— 這哪是準備充分,是“早有預謀”。
有醫生算了筆賬:“72歲男性的精子活力,受孕成功率不到1%,就算懷上,胎兒畸形率也極高。”
網友腦洞大開:“怕不是杜建英找的‘替身’,生個孩子多分7億美金信托,這買賣穩賺不賠。”
更有人扒出她2016年的行程:“頻繁去洛杉磯,接觸過生殖中心,這時間線對得上。”
把孩子給三房養,回頭又搶撫養權,這操作比宮斗劇還狠。杜建英怕是把孩子當“爭產工具”,需要時拿出來當籌碼,不需要時丟給別人。
有育兒專家罵:“為了錢拿孩子當賭注,這媽的心是石頭做的。”
那筆18億美金的海外信托,現在看更 “定時炸彈”。宗馥莉提取110萬美元就成功,證明這信托根本沒 “隔離資產”,反而成 “公開的錢袋子”。
有金融律師分析:“正常家族信托不會這么容易提款,這里面怕是摻了公司資產,一查一個準。”
資金來源更見不得光。達能糾紛時7100萬美金“薪酬”,占當年娃哈哈凈利潤的 54%——這哪是工資,是 “掏空公司”。
宗慶后拿5000多萬,杜建英分的和宗馥莉差不多,合著父女倆在公司賺錢,小三在旁邊 “分紅”,施幼珍反倒像個外人。
離岸公司的套路玩得飛起。英屬維京群島注冊的 Horizon Sunrise 公司,專為買豪宅而生;香港賬戶里的錢,通過貿易合同虛增成本轉移——這操作比《人民的名義》里的趙瑞龍還熟練。
網友P圖:“建議把這些公司名字刻在宗慶后墓碑上,比‘布鞋首富’真實多了。”
中、港、美三地打官司,每一地都有“騷操作”。杭州法院爭股權,杜建英拿“美國結婚證”說事兒;
香港法院辯信托,宗馥莉甩“2020年遺囑”反駁;美國法院凍資產,靠的是孩子的“美國國籍”—— 這哪是繼承糾紛,是 “法律漏洞利用大賽”。
最搞笑的是DNA鑒定。杜建英早就存了宗慶后的血樣,宗馥莉質疑“血液是不是他的”,雙方在法庭上像菜市場吵架。有法醫說:“存放多年的血液可能污染,鑒定結果未必準,這官司能打十年。”
國資的態度比墻頭草還搖擺。看著娃哈哈資產被掏空,一邊想退出,一邊又想找杜建英接盤——這是怕擔責任,還是收了好處?
網友罵:“拿著納稅人的錢,不為公司發展著想,凈想著甩鍋。”
看宗家的戲,比喝過期酸奶還上頭。“布鞋首富”人設崩了,“民族品牌”成了 “家族洗錢工具”,連海外資產都見不得光。有人懷念小時候喝的娃哈哈,現在一看配料表,怕是摻了 “貪婪” 和 “背叛”。
“最慘的是消費者”,有網友說,“我們喝營養快線支持的企業,原來在偷偷把錢轉移到美國,養小三和私生子。”更有人抵制:“以后再也不買娃哈哈,讓他們爭個夠,破產了才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