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上海普陀區的一家公益組織
聯系小坊的同事
稱他們有一位委托者
——孤老顧阿婆
今年2月去世后
留下的大約500萬元遺產無人認領
由于阿婆生前沒有訂立遺囑
也沒有配偶和子女
這筆巨額遺產的繼承人是誰呢?
目前全城尋找!
坊友們看看你身邊有沒有可能的人!
找到記者求助的
是普陀大道公益發展中心
這是一家由多名律師發起的公益組織,去年年末,當時已經90歲的顧梅娣老人找到他們,說自己沒有伴侶,也無兒無女,希望大道公益可以擔任自己的監護人。
今年2月,大道公益的工作人員與顧阿婆一起來到了普陀公證處,簽訂了意定監護協議,正式成為了老人的監護人,并幫助其順利入住了養老院。
今年3月,顧阿婆因病去世。根據此前所簽訂的監護協議,大道公益作為顧阿婆的監護人,承擔起了為老人料理后事、保管遺產、協助遺產處理等責任。
而老人總計留下了
約500萬左右的巨額遺產
普陀大道公益發展中心負責人 蘇曉丹:
遺產里面(包括)比如說她生前居住的這套房子,還有一些銀行的存款,以及可能的這種首飾珠寶啊之類的。
然而遺憾的是
老人還沒來得及留下遺囑
就病逝了
普陀公證處公證員 李辰陽:
原來老人有一些財產捐贈的安排,但是在捐贈的對象包括如何捐贈的老人也沒考慮清楚,就比較遺憾,最后沒有定下來也沒辦成公證。
既然沒有遺囑
那遺產的歸屬
就應該是老人的法定繼承人
根據顧阿婆生前的自述
她是被收養的
她雖然沒有配偶和子女
但有一個哥哥(同樣系收養)
和一個姐姐(養父母親生)
普陀大道公益發展中心負責人 蘇曉丹:
她(顧梅娣)其實是被收養的,那么這個姐姐應該就是收養家庭的這個親生子女了。包括有個哥哥,據她所述,這個哥哥也是被收養的,那么收養了之后,可能跟這個原生家庭的這個姐姐又成婚了,又產生了后代。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
老人的兄弟姐妹
應該可以繼承她的遺產
普陀公證處公證員 李辰陽:
如果老人的哥哥姐姐已經去世的話,根據民法典的規定,由哥哥姐姐的子女代位繼承。
那么
老人的哥哥姐姐在哪里呢?
為了尋找老人失聯多年的親屬
大道公益和普陀公證處工作人員
輾轉走訪
最終只在顧阿婆的單位
摘抄到了一份人事檔案
檔案顯示,顧阿婆哥哥的名字叫顧梅根,姐姐叫顧玲娣,除此之外,便無其他信息。公證員表示,顧阿婆的遺產有法定繼承人,不能算作無人繼承。
普陀公證處公證員 李辰陽:
有線索證明這個老人是有繼承人的,那么這個繼承人找不到,你又不能確定這個繼承人說全部都放棄了。民法典規定的這個民政作為遺產管理人的話,是指無人繼承,或者有繼承人全部放棄,那么現在無人繼承的證據比較欠缺。
律師則表示
如果后續無法找到遺產的法定繼承人
那么這筆巨額遺產
很可能就此一直懸置
律師 袁芳:
在民法典修改之前,其實繼承法有一個最長20年等待認領的一個規定,也就是說,20年之內不繼承它就自動被收歸國有,但是現在民法典修改之后,這一個規定也被去除掉了。
對于有法定繼承人
但可能面臨長期無人認領的遺產
如何合理保管以及處置好這些遺產
或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社會課題
此外,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孤寡老人的數量也在不斷攀升。據統計,截止至2024年,上海獨居老年人數達到33.62萬人,其中孤老人數2.74萬人。未來,老人離世的財產處理爭議問題將日漸凸顯。
律師 袁芳:
所以呢我們也建議孤寡老人在步入老年的時候,可以通過簽訂遺贈撫養協議的方式,去選擇自己心儀的這個可以幫他養老送終的人,或者也是可以通過定立遺囑的方式,提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規劃以后遺產的處理分配,免去不必要的麻煩。
坊友們
如果你有顧梅根、顧玲娣
及其后代的線索
不妨給小坊留言
讓這筆遺產早日找到歸宿!
記者:俞欣怡
來源:新聞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