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談判膠著,李在明對特朗普反向“胡蘿卜加大棒”,玩起了走鋼絲。
日前,李在明在出席黨內(nèi)高層午餐會期間,罕見地對特朗普政府公開喊話,澄清稱美國國內(nèi)一些有關于現(xiàn)任韓國“一把手”親華的聲音,純粹是“誤解”。
他還強調(diào),自己永遠把美韓同盟放在首位,讓特朗普千萬不要誤會。
需要注意的是,李在明的這套說辭,雖然和上任之前反復聲明自己要搞“實用主義”外交的態(tài)度相比,明顯是發(fā)生了變化,但他強調(diào)美韓同盟的重要性,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5月的時候,他就公開在社交媒體上強調(diào),美韓同盟是韓國的“外交基礎”。
說白了,李在明此人本身就是根墻頭草,他對外表現(xiàn)出來的姿態(tài),不管是親中還是親美,都是根據(jù)大環(huán)境變化的。
那么這一次,是什么讓他選擇公開對美國示好呢?
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韓國國內(nèi)的內(nèi)政問題。這陣子,尹錫悅二次被捕入獄,在韓國右翼極端保守派內(nèi)部又投了一顆深水炸彈,首爾多地爆發(fā)反華、反李在明政府的游行。
尹錫悅當初為了推行“戒嚴”,炮制出了一整套的陰謀論,包括國會選舉舞弊、中國干預韓國大選等等。
這些話明眼人都知道是胡言亂語,但因為噱頭十足,所以至今在他的支持者中很有市場。而這群接受了尹錫悅陰謀論的人,也是最喜歡給李在明貼“親華”甚至“中國間諜”標簽的。
李在明急著跟中國劃清界線、和特朗普“拉關系”,有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對沖這一輪的輿論風暴。
第二個原因,是韓國和美國的關稅談判很不順利,李在明想要緩和跟特朗普政府的關系,避免雙方徹底撕破臉。
最近,在討論關稅問題的時候,韓國拋出了一個重量級的交換條件——可以對美國商品進一步開放市場,但同時,五角大樓要把戰(zhàn)時指揮權(quán)交還給青瓦臺,韓國不想當“二等公民”了。
自己號稱“民主國家”,實際上卻連軍隊都沒法控制,連戰(zhàn)敗國日本都不如,這件事,一直算是韓國的一塊心病。
要回戰(zhàn)時指揮權(quán),算是韓國政壇左右翼難得的一項共識之一。
李在明心里清楚,自己開了這個口,極有可能會激怒特朗普,被美國視為“反賊”。
所以,他現(xiàn)在這么直接地強調(diào)自己對華盛頓的“忠誠”,好減輕特朗普的疑心病。
不過,對于特朗普這種人來說,李在明的示好能起到多大作用,恐怕得打個問號。
上一個積極和美國拉關系、毫不保留地展示自己“忠誠”的東亞國家叫日本,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賭上國運”和美國硬剛了。
特朗普這個人,從來是人退一尺、我進一丈,而且十分重視實際利益,對這些外交上的“客套話”基本免疫。
李在明的示好,不一定能夠獲得預期的效果。美韓之間關稅談判的僵局,也不會因為他喊出“忠誠”的口號,就出現(xiàn)轉(zhuǎn)機。
到最后,韓國十有八九,也得跟現(xiàn)在的日本一樣,和美國徹底撕破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