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阿西爾·巴爾博薩·納西門托從未殺害過任何人,從未強奸或施虐,在擔任里約熱內盧體育部門公務員期間也從未因欺詐國家而被起訴或審判。他的罪過也不屬于《圣經》所述的七宗原罪,在巴西刑法典中也找不到對應的罪名。但只因在75年前未能阻止烏拉圭隊讓馬拉卡納球場陷入沉寂,巴爾博薩便遭受了永恒的懲罰。”
這是記者圣地亞戈·費奧爾達在7月16日阿根廷媒體TyC Sports上所寫下的文字。
為何是7月16日,原因在于75年前的那一天,巴西在1950年世界杯終極決戰中1比2不敵烏拉圭,丟掉了大力神杯。
而作為巴西隊門將的巴爾博薩自此活在了永恒的痛苦中。
在馬拉卡納慘案發生前,巴爾博薩曾是巴西足壇的超級巨星,他令女性為之傾倒,讓男性由衷欽佩,其面容屢屢登上雜志封面。作為1945、1947和1949年里約州錦標賽的明星球員,他更是在1948年南美冠軍杯(解放者杯前身)中大放異彩。在巴西國家隊,他的榮譽簿同樣熠熠生輝:1949年美洲杯冠軍獎。
正是帶著如此的光環,巴爾博薩以全民偶像的姿態參加了由巴西舉辦的1950年世界杯。實際上,他的表現確實也非常出色,至少,在7月16日與烏拉圭的較量來臨之前,他所把守的球門在此前5場比賽中只被洞穿四次。
比賽日當天,超過17.5萬名觀眾(當時的傳言是20萬)涌入了嶄新的馬拉卡納球場,期待見證巴西隊在主場加冕(按照當時的賽制規則,巴西只要一場平局其實就能成為冠軍)。
失敗?從始至終沒有浮現在巴西人的腦海中。
比賽的進展似乎也印證了巴西球迷的期待,桑巴軍團在下半場開場兩分鐘便由弗里亞薩先拔頭籌,冠軍似乎垂手可得。
但烏云卻在此時悄然飄至馬拉卡納上空,烏拉圭先是由斯基亞菲諾打入扳平一球。接著,在第79分鐘,當吉賈低射近門柱時,巴爾博薩誤判了皮球的軌跡,原本既定的歷史就此被改寫。
“我的指尖碰到了球,以為已將它撥出了底線。但球場死寂般的沉默迫使我鼓起勇氣回望,當發現皮球已在網窩時,徹骨寒意瞬間席卷全身,我立刻感受到千萬道目光如芒在背。”很多年后,巴爾博薩如此回憶起那個讓他永生難忘的瞬間。
比賽的失利,讓整個巴西陷入了無法自拔的悲慟中,此前對桑巴軍團極盡歌頌的媒體,此刻開始渲染有人因過度悲痛而自盡。而烏拉圭國寶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也曾在那本享譽全球的《足球往事》中提及,里約的某家報紙甚至以《我們的廣島》為題,將馬拉卡納的失敗比擬1945年美軍對日本的那場原子浩劫。
冠軍的旁落,讓巴西人在那天拋棄了兩樣東西:不祥之兆的白色戰袍(直至2019年才解禁),以及巴爾博薩。
這位昔日的國民偶像,頃刻間被淪為全民泄憤的替罪羊,大街小巷的辱罵如影隨形,民眾甚至判決他永世流放。在70年代初的某家超市里,巴爾博薩甚至曾親耳聽見一位母親對著自己的孩子說,“這就是讓整個巴西哭泣的男人。”
即便如此,巴爾博薩的球員生涯還是艱難持續到1962年,輾轉效力于瓦斯科達伽馬、圣克魯斯、邦蘇塞索和坎波格蘭德等俱樂部。在退役后,他在馬拉卡納球場擔任普通職員,當球場準備更換金屬門柱時,他的上司諷刺般將舊門柱贈予了他。當巴爾博薩回到家后,他用斧頭劈碎門柱并付之一炬。后來,他又曾在里約熱內盧的體育部門擔任過公務員。
1993年,當巴西隊在備戰1994年美國世界杯時,巴爾博薩曾前往訓練營想問候球隊,并為當時的主力門將塔法雷爾送上祝福。但人們卻認為他會帶來厄運,所以拒絕讓他進入營地。最終,桑巴軍團在決賽點球大戰擊敗意大利,第四次捧起大力神杯。
“在巴西,最重的刑罰是30年監禁。而我卻為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贖罪了43年。那不是我的錯,足球是十一個人的運動。”1993年,在被巴西國家隊像對待癩皮狗那樣驅逐出營地后,巴爾博薩心酸地感慨道。
2000年4月7日,這位79歲的老人因腦溢血離世,銀行賬戶里沒有百萬存款,記憶里永遠封存著馬拉卡納之殤的創傷。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3月27日,在巴爾博薩百年誕辰之際,巴西足協終于做出歷史性的平反,他們通過官方社交平臺帖文寫道,“致敬這位參與書寫過歷史的冠軍。”
據巴西足協的數據,巴爾博薩總共為桑巴軍團出戰22次,取得16勝2平4敗的成績。但其中一場敗局,就將他釘在了整個巴西足球的恥辱柱上,直至生命終結都未能解脫。
這就是屬于巴爾博薩的故事。放眼全球,或許再也沒有第二位像他那樣因為一個莫須有的失誤,從而遭到整個國家,如此長時間唾棄的球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