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你可能不知道張核子這個名字,但你或許當年做過他旗下的核酸檢測。
疫情三年,時至今日仍然是不少人揮之不去的記憶,每天一份的核酸檢測報告,成了當時無數群眾衣食之所系。
因而,核酸造假是我們廣大群眾絕對無法容忍的。
2022年,張核子旗下實驗室被曝核酸造假,然而該事件最終不了了之。
今年7月,前員工站出來公開指控張核子,承認當時核酸造假,不僅如此,還曝出了更多黑幕!
急速擴張,核酸成生意?
2019年,當時的張核子與其名下的核子基因,還只是名不見經傳的檢測機構。
當時其公司只能依靠基因檢測、親子鑒定等業務,業績慘淡,到2020年初時連工資都快發不起了。
那時候誰能想到,就在張核子的公司已經快撐不下去的時候,疫情突然來了。
疫情沖擊下,全國人民的學業和工作都受到了影響,瀕臨倒閉的核子基因卻因此起死回生。
三年的混亂中,核子基因的業務迅速膨脹并擴張,張核子從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家,搖身一變成了“核酸大王”。
可他張核子就算有再大的能耐,又怎么能靠一個人把業務擴張到如此地步?
幫他一磚一瓦把“核酸帝國”建立起來的,自然是下面無數勤勤懇懇跑業務的員工們。
今年7月15日,鳳凰網新聞發文爆料,核子基因的前員工公開指控出張核子在疫情期間的一系列操作。
據楊某表示,在疫情期間,業務人員的核心任務就是“搶項目”,速度優先于一切。
在當時的群眾眼里,搞核酸是基本的安全保障措施,但在張核子眼里,只是一門生意罷了。
全國那么多城市,只要某市、某區曝出首例陽性,立馬就要作出響應,所以第一個趕到的員工就能拿下大單。
2020年末,上海某冷庫檢出陽性,楊某立刻聯系負責人,邊打電話邊訂票直奔上海,最終拿下了全國冷鏈大客戶。
在北京開拓市場時,她通過網絡搜索養老機構,一通通電話打過去,幾乎沒有被拒絕過。
不夸張的說,當時就連街頭排隊搭話,都能談成生意。
在的防控需求下,響應速度快自然是件好事,可是質量呢?
為了跟上業務擴張的速度,張核子無暇顧及嚴謹的醫療標準,核子基因的實驗室配置嚴重滯后且混亂。
楊某提到,大連的樣本曾被送到濟南實驗室檢測,上海的樣本則被送到了杭州實驗室,直到政策規定禁止跨區送檢以后,才被迫與當地實驗室合作。
當時楊某打頭陣跑這個業務,后來公司用一兩個月建起了上海核子華曦實驗室。
因為建得及時,后來上海陽性激增,業務量便隨之暴漲。
一言以蔽之,在當時核子基因的擴張速度下,很多實驗室是不合格的。
但是要做核算的人太多了,你吃不上,有的是人吃得上。
為了搶占先機賺快錢,張核子顧不上那么多。
這哪是為國為民排憂解難的人民企業家,分明是利用苦難斂財的投機資本家!
而這種“先擴張、后補資質”的模式,也給后續的造假問題埋下了雷。
造假風波終被實錘
事實上在那三年期間,核子基因旗下的實驗室就屢屢被查出問題。
2021年1月,濟南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因未將感染性醫療廢物置于專用包裝物內被警告。
同年7月,又因涉嫌謊報檢測結果被暫停核酸檢測業務,然而這些處罰并未使其收斂。
2022年11月,核子華曦實驗室因核酸檢測結果錄入異常,又被蘭州衛健委通報。
一系列官方通報把張核子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觸動了群眾們的敏感神經,逼得張核子親自發說“沒有造假”。
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對于核酸造假事件,前員工的實錘了這一點。
前面已經提到,核子基因下屬的部分實驗室,從始至終都不合格。
質量管理、人員配置、衛生環境等均未達到標準,然而因檢測需求爆棚,地方只能“默認使用”。
因為混亂,實驗室經常出現樣本丟失的情況,有的找不回來,就只能“憑空”上傳個陰性結果。
“我們都知道這樣不對,但工作量太大,只能妥協。”前員工坦言。
由于業務擴張得太大,為了多賺錢,核子基因的員工及其實驗室設備經常要超負荷運作。
在設備和人力都不足的情況下,偽造結果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此外,核子基因的“資質造假”也被曝光。
由于政策不斷完善實驗室管理要求,為了滿足政策要求的備案持證人員,核子基因大量招聘有護士執照但無檢測經驗的人員,甚至讓非專業人員從事醫療技術工作。
2022年,長沙核子華曦就因為“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被罰款2萬元。
一張假陰性能讓不該出門的人傳染無數人,一張假陽性則能讓該出門工作的人失去勞動報酬甚至是工作,難道張核子會不清楚這些嗎?
想來也是知道的,但在洪水一般的利益面前,他可以選擇視而不見。
然而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斂財無數的他,竟還是拖欠員工薪資的“老賴”。
吸金之后,卸磨殺驢
還記得在那三年里老百姓總是調侃說,現在的鐵飯碗除了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就是搞核酸的。
當時的楊某也是這么想的,為此也曾熱血沸騰,每天凌晨三四點還在催實驗室出報告,電話接連不斷。
但最終她換來的不是自己掙的血汗錢,而是一地雞毛,以及長達數年的官司。
作為業務骨干,楊某完成了2000多萬合同金額的項目,卻被張核子以“這是大會戰,不是個人業務”為由克扣了巨額提成。
楊某大感不滿,便找張核子討要說法,結果不了了之,十幾天后,核子基因公司以“擾亂辦公秩序”為由解雇了她。
(來源:鳳凰網)
楊某遂向法院上訴,于是便有了大家看到的,在今年2月張核子被列為失信人限制消費的事件。
但是次日其限消就被取消,還高調地發布證明自己“沒有被限消,沒有受影響”。
由于其業內外口碑崩壞加之政策放開,核子基因的業務迅速收縮,近5000人團隊縮編至數百人,多地醫學實驗室被轉賣。
眼見“核酸紅利”迅速退去,張核子又搞起了直播帶貨,但效益慘淡。
雖然業務營收不比過去,可是張核子躺在賬里的錢并不少,幾十名被裁員工便不定期圍堵公司大堂討薪,拉鋸戰持續了好幾個月。
前員工表示,張核子是很典型的投機主義者,無論業務做多大,賺了多少錢,都以利益優先。
不知道向來喜歡高調回應自己身上風波的張核子,這一次又會作何回應呢?
可無論張核子找怎樣的借口,始終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他賺的錢,是用無數人的切身利益和健康風險換來的!
信息來源:
鳳凰網《風暴眼》 2025年07-15 風暴眼丨前員工指控張核子:借核酸業務虹吸財富后“卸磨殺驢”
澎湃新聞 2025-05-21 張核子公司前員工執行款3個月未到賬,法院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