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發現價值講述生活
有點棘手。
圍繞在娃哈哈身上的風波,從去年開始到現在,有一年多時間了,其中的跌宕起伏,峰回路轉,讓人震驚不已。
昨天,杭州組織專班介入處理,也說明娃哈哈的事情,已經進入深水區。
既然官方已經介入,我們今天就聊一下。
來梳理一下幾個關鍵問題。
1、個人毀譽
這是最小的事。
去年初,正值網絡攻擊民企最盛的時候,流量需要靶子,更需要一個拉踩的人設。
宗的意外去世,成了這場攻擊最好的大旗,無數人躲在這面大旗下,對農夫山泉極盡詆毀,流量用戶和錢賺到手軟。
但當初對宗的造神,現在對宗的毀神,都屬于一群智商感人的群體,對這個世界多樣性缺少理解能力的自作多情,跟宗個人沒有太大關系。
這個問題,就不再聊了。
2、家族內斗
這個問題,昨天說了。
屬于家族傳承和公司治理的問題。
改開四十多年,第一代企業家基本已經或者面臨去世,民營企業普遍進入二代接班的階段。
處理不好的話,不但家族聲譽受損,企業也可能一落千丈。
近年來,同樣在浙江,某個以服裝起家的著名民企,就因為后媽跟長子爭奪控制權,導致企業岌岌可危。
這次娃哈哈曝出的事件:
估計也是公司控制權爭奪的前奏。
但也是控制權的爭奪,讓娃哈哈更深層次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3、民企國資
比起個人的毀譽和家族的內斗,娃哈哈的公司治理和股權問題,似乎是更大的瓜,而且影響不僅限于娃哈哈。
這可能也是杭州組成專班介入的原因。
根據公開報道顯示:
娃哈哈最早是宗承包的上城區校辦經銷部,網上一直流傳宗43歲高齡創業蹬著三輪車賣冰棒的美談。
隨后90年代國企改制,娃哈哈通過引入員工持股與地方國資,構建出一個以宗氏家族為核心、地方國資和企業員工共同參與的混合所有制結構。
但同時媒體也曝出:
娃哈哈很早就有大量的體外公司,控制著上有供應鏈和下游經銷鏈,娃哈哈集團幾乎成為空殼,歸屬的利潤也非常少,甚至連娃哈哈商標一度也差點被轉移。
這引發了公眾的質疑:
是否涉及繞開國資,掏空集團,國資流失的問題。
這個問題能夠持續二十多年,肯定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背后有很多謎團待解。
同時這個問題比棘手:
如何激勵民營企業家,同時又保護國資利益,這是一個討論了幾十年的問題。
而且目前正在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民營經濟促進法也剛剛頒布,娃哈哈作為極具標志性的民營企業,任何的調查和處理結果,影響的都都不是一家企業。
希望這次專班調查,能給出一些答案。
4、境外資產
這也是一個比較受人關注的事。
娃哈哈在香港的18億美元,不只是家族內斗爭奪的資產,也涉及到資金來源和出境是否合規的問題。
網上還傳出一篇言之鑿鑿的小作文,當八卦來看就行了。
總之:
既然已經介入調查了,大家等結果就好。
希望這次事件能有一個各方都基本滿意的結果。
就這樣。
都洗洗睡吧。
時隔十年,重磅會議果然召開:
但是跟十年前不同,跟小作文說的完全不一樣。
都知道二季度樓市急轉直下,樓市肯定要有相關政策,這次會議有釋放哪些信號嗎?還有哪些政策空間?
可以繼續閱讀:。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500個點贊 局勢
閱讀10萬+ 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