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高抬貴手宣布取消制裁,給了歐盟一次對美展開報復反擊的機會。但馮德萊恩卻并不領情,依然選擇對特朗普政府一跪到底。
近些年來,中國和歐盟的雙邊關系已經成為了全球各國關注的一個焦點。一方面,中國和歐盟這兩大經濟體之間的交流合作愈發頻繁且密切,雙方在多領域保持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全球經濟和政治局勢的發展進步。另一方面,歐盟在處理對華關系的時候經常表現出復雜性和矛盾性,有時候會主動釋放善意信號,有時候則會保持強硬姿態,這種搖擺不定的模式也讓中歐合作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而在日前出現的一則消息,又讓外界對于中歐合作有了新的看法。在7月16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證實了中方已經和歐洲議會達成共識,將取消雙方交往中的限制措施,同時發言人也特意強調歐洲議會也對中方采取了同步措施。
針對這一情況,有國際問題專家認為,這次中方與歐方同步解除限制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雙方都期待用合作來代替摩擦,希望用務實的態度實現合作共贏。當然,相較于歐洲方面,中方選擇做出這一決定,也并不是對歐盟的妥協和讓步,而是一種務實且真誠的態度,表明中方愿意為中歐關系的改善做出努力和改變,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視為中方的一次高抬貴手,畢竟如果中方一直堅持對歐洲議會議員的制裁,這并不利于中歐關系的發展,也不利于中歐之間的合作交流。要知道現階段,中歐關系正面臨嚴峻考驗,除了利用烏克蘭問題對華發難外,歐盟還對中國的電動汽車和其他新能源出口產品實施一系列的限制打壓,比方說以加征高額關稅的方式維持歐洲汽車產業的優勢地位。
而中方的回應也很簡單,那就是對等反制,通過對歐盟相關商品展開反傾銷補貼調查,直接打到了歐盟的“七寸要害”之處,讓歐盟內部的那些對華強硬勢力都大為頭疼。事實上,歐盟內部對于如何處理對華關系也是爭議重重。法國和意大利等國主張對華保持強硬,從而更好的維護歐盟的“合法利益”。而德國等國家卻明確提出反對意見,坦言中歐貿易摩擦很可能會給歐盟的經濟發展造成巨大沖擊。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歐雙方在“斗而不破”的狀態展開合作對話,最終慢慢消除彼此之間的分歧和矛盾。有觀點認為,中方這次“高抬貴手”,其實也可以視為給了歐盟一次“反省”的機會,讓其可以“改過自新”,并且中歐關系的緩和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讓歐洲有了對美國展開報復反擊的機會,只是面對中方的善意,馮德萊恩等親美政客卻并不領情。
當前,特朗普政府正打算對歐洲加征高額關稅,從而幫助美國在貿易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而歐盟方面雖然誓言要發起反擊,但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這次也同樣如此。近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再次推遲對美國征收報復性關稅。這一決定立刻引發了歐盟內部的質疑和不滿,因為美國已經準備對歐盟加征30%的關稅,按理來說,歐盟應該保持強硬姿態,拿出對等反制的勢頭,但最終結果卻是馮德萊恩一跪到底,只差公開搖白旗投降認輸。而馮德萊恩也應該要清楚, 這種“對美一跪到底”的做法,不但不能幫助歐盟解決眼前的貿易爭端問題,相反還會讓歐盟徹底在博弈中失去主動權,很可能會承受更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歐盟如果想真正意義上實現“獨立自主”,就需要放棄過度迎合美國的念頭,以更務實的態度與中國開展合作,只有這樣歐洲的利益才算是真正意義上得到了有效的維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